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谨防边远山区学校成外地教师“实习基地”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谨防边远山区学校成外地教师“实习基地”
发布日期:2015-05-05 09:37:00  浏览次数:8

  编辑同志:

  近年来,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教师资源流失快而缺岗较多,国家每年从大学毕业生里招聘了一定数量的特岗教师或地方公办教师,但这些新招聘的教师大都来自外县市或是外省,虽然也有扎根贫困山区无私奉献的教师,但很多老师三五年转正获取公职后却远走高飞了。这些岗位招来又走,走了又招,最终学校师资力量仍然薄弱,教师编制岗位仍然缺乏。于是,边远贫困山区学校成了外地教师的“实习基地”,无法从根本上破解边远山区缺乏人才的困境。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新招的很多外地教师来的目的不是扎根山区,看中的是农村学校的公职指标,一到时机成熟就会转身离开。乡村教师面临收入低、住房差、子女教育不理想、缺少发展空间、教学活动经费缺乏等不利条件,导致优秀教师难以留下来。为了解决边远山区农村教育留不住老师的困境,笔者建议:

  一是加强制度导向建设,引导优秀人才服务边远山区教育事业,真正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通过法律法规的修订,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引进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吸引人才。

  二是为乡村教师提高待遇,创造发展空间。一方面要提高边远山区农村教师待遇,可以分类别为边远山区教师提供津补贴,让到边远贫困山区执教的教师实际收入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在教师职称评定、升职、加薪、任用、进修等方面提供优先权,在住房和子女教育等方面予以支持,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设立乡村教师特别奖项和专项基金,对在乡村学校长期任教的教师予以褒奖。此外还应当增加教师外出学习和业务培训的机会,加快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条件与环境。

  三是探索和建立边远山区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办法,增加农村本地出身学生的招考名额,尽量招录本地户籍的大学生,增强地域归属感,同时在地方师范院校建立乡村教师培养基地,定期免费对本地教师进行素质和业务培训,打造优秀的本土化乡村教师队伍。

  在努力改善边远山区教育环境的同时,要用制度保障人才引进来,用待遇福利保证人才留得住,用情感荣誉保证人才扎下根。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减少和杜绝“跳板老师”的现象,避免边远山区学校沦为外地教师的“实习基地”,从而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云南洱源县炼铁乡长邑锦华希望小学杨世明投稿邮箱:nmrbncb2014@163.com联系电话:010-84395112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