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有机农业种植户及相关部门人员均表示,该地区农产品验证过程相当严格,有13家验证机构,这些验证机构是经过认证基金会验证通过的。有机农业的监管非常严格,不符规定者,依法规查处。“从最近这几年检验的结果来看,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合格率相当高,最高达到99.4%”。
非转基因、不使用农药、不使用化肥、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善待土地,改良土壤,照顾自然……为了食品安全及民众健康,台湾地区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大力推广有机农业及有机加工品,“有机意识”逐渐深入人心。10月16日至25日,南国早报记者来到台湾地区,从北到南,走访多个有机农场及相关部门,并参加两岸新闻交流来台专题探访有机农业座谈会,了解台湾地区有机农业种植、加工、发展情况
现状:有机农业蓬勃发展
叶丰仁是新北市一名种植户,种植有机农业已经有6年时间了,种植有机蔬菜1.5公顷。记者前往他的种植地进行探访,发现这里的有机蔬菜品种较多,长势很好。“我种植的有机蔬菜采摘之后进行加工,然后提供给多个商家及部分学校,效益不错,发展很好。”叶丰仁向记者讲述了他如何育苗、培养有机肥、除草除虫等心得。
吴国强是桃园县碧萝村农场的负责人。记者参观他的农场时,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种植有机作物的故事。“我刚刚种植有机作物的时候,很多朋友说不能一起种,别人用农药我不用农药,不用农药的话,东西种得出来吗?”吴国强说,当时要打破这些问号,必需费很多口舌,“现在不用了,为了生命健康,大家自然而然会回过头来找这些有机作物”。
据介绍,在台湾地区,像叶丰仁、吴国强这样的有机农业种植户有936位。另外,台湾地区一些大的企业也加入有机农业种植的行业,比如富士康科技集团在高雄捐建永龄杉林有机农业园;台开集团在花莲兴建“台开心农场”等,纷纷涉足有机农业。
说法:政府支持农夫得益
有机农业简单来说,就是非转基因、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等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台湾的有机农业主要包括水稻、蔬菜、茶树、水果等作物。
各区农业改良场已成立“有机农业研究团队”及“有机技术服务团”,从市场研究开发、栽培技术研发、产业辅导推广等层面进行研发及推动。2010年订颁“有机农业商品化资材品牌推荐作业规范”,遴选有机农业适用之商品化有机资材,提供农民参考选用,有机农户每公顷施用国产有机质肥料达8吨以上者,每公顷补助2万元新台币。
调查:物稀为贵供不应求
记者在台湾地区走访一些市场发现,不少市民喜欢选购有机农产品。据介绍,种植有机农业很辛苦,因为不用农药、化肥,生长的控制、生长时间、品项、产量就输给一般传统惯型作物。它产量比一般种植作物少且培养不易,但物以稀为贵,有时供不应求。
据介绍,台湾地区大力拓展有机农产品多元营销渠道。一是建置有机团膳食材供应体系,如新北市每年编列经费1亿元新台币,和59个有机农场合作,让全市30多万名学童每周品尝一次有机蔬菜,预估年消费有机蔬菜1384吨,并将有机理念向下一代灌输;二是辅导120处超市、卖场设置专柜,方便消费者识别与采购;三是在台北市等10县市设置18处有机农夫市集,协助小农销售,鼓励地产地销。
此外,还重视网络营销,建立有机农场电子商店150家,拓展有机农产品宅配,并配合有机电子报营销有机农产品,推动餐厅使用在地有机食材,已辅导22家餐厅加入“有机之心美食餐厅”。
措施:“立法”规范严保质量
台湾地区通过“立法”方式规范有机农业种植,促进有机农业良性发展,避免鱼目混珠。而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区分有机和非有机农产品,台湾地区通过多种方式强化消费者教育推广:通过媒体倡导有机农产品标章及标示,举办有机农业推动种子义工研习营,将有机消费理念扩大推展,举办或参与大型展售会,提高有机农产品能见度,办理校园有机食农教育,举办农业体验活动及饮食调理体验活动,了解农业生产与食物、环境生态之概念,推动环境友善的农业生产方式。
目前,台湾地区耕地面积约80万公顷,有机耕种面积约5700公顷,所占比例并不高。在走访过程,不少有机农业种植户说,他们会得到政府的支持与补助。据了解,台湾地区通过技术、资金协助、规范管理等,大力支持有机农业的发展壮大,并推动有机农业集中栽培,拓展群聚效益,设置公设有机集团栽培区14处,面积共642公顷。还设置12处有机村,验证面积593公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