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工人发明家”王军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工人发明家”王军
发布日期:2015-04-25 11:10:00  浏览次数:11

  新华社记者周蕊

  新时代的工人什么样?从一名普通的技校毕业生、一线岗位辅助工,一步步成长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宝钢股份热轧厂技能专家王军的经历给出答案:不论学历、岗位,只要甘于奉献、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就能唱响新时代的“咱们工人有力量”。

  初入宝钢,王军还只是一名技校毕业生,为弥补知识短板,他利用业余时间深造学习,获得了同济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文凭,系统掌握了机械设计制造原理与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专业知识。

  知识武装头脑,实践提升技能。王军主动要求参加热轧厂举办的区域工培训,掌握了切边等岗位操作,不仅成为热轧厂首批拥有多个岗位操作证书的区域工,还连续两年在热轧专业技术工种操作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被破格授予技师资格。

  正是通过刻苦学习,王军才由普通的岗位辅助工成长为“工人发明家”,累积总结先进操作法5项、技术秘密26项,获国家专利168项、PCT国际专利申请四项,诸多创新成果每年为宝钢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亿元。

  “工人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智慧,激发一线工人创新,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道路就会更快、更顺。”在王军看来,一线工人要从被动创新逐渐过渡到主动创新,将发现的“问题点”作为“改进点”,实现“创新点”。

  王军耗时10年发明了层流冷却技术,在节水节电的同时,这项技术提高了0.8%的钢材成材率,以一年500万吨来计算,可以省下4万吨原材料的成品材。

  2001年,王军接手攻关任务,在原有基础上,根据不同板线装置的不同需求,以及生产条件的变更情况,在中板及厚板线成功开发了矫直机支承辊系列技术,解决问题的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5年结题时,这一项目共花费100万元,而在2014年一年产生的效益就高达5300余万元。

  “一人进百步,不如百人进一步。”王军说,“只要有创新意识并愿意付出,把自己的创新潜能给激活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发明家。”

  2008年,王军创新室成立,这一由10名一线工人、5名现场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在王军的全程指导下,近年来培育出3名宝钢“工人发明家”。创新室2014年实现新增科研效益6603万元、专利申请超过70件,他所在的宝钢股份热轧厂2000年至今累积实现合理化建议效益超过10亿元。

  一个企业有一名“工人发明家”不稀奇,有一群发明家就是新鲜事。宝钢已经建立了成体系的科技创新机制,小到合理化建议,大到技术秘密、专利,都会配套相应的奖金以资鼓励,每年还会举办相当规模的群众性创新活动……企业的创新基因在不断延续。

  据新华社上海4月24日电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