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安徽宿州:田野里的"巨无霸"如何长成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安徽宿州:田野里的"巨无霸"如何长成
发布日期:2015-04-06 09:10:00  浏览次数:18

  田野里的“巨无霸”如何长成

  ——安徽省宿州市推进现代农业调研记

  本报记者 张 雪 白海星

  大图 安徽省宿州市一家农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给田里打药,预防病虫害。陈 虎摄

  小图 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素兰(中)正在查看农户陈传刚地里的苗情,为他讲解种植技术。

  本报记者 张 雪摄

  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近年来各地探索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代表。它们各有优势,但独立经营又各有局限。

  近两年,在安徽省宿州市农村冒出了不少农业产业联合体,它们是由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三大新型经营主体紧密联系组成的“大块头”。这些农业产业联合体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如何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如何破解农业规模化经营中的现实问题?其健康发展还需要哪些支持?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近日来到宿州进行调研——

  被逼出来的“大块头”

  在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采访时,遇到的一位农民告诉记者:“我们这儿有个‘大院’,把地交给‘大院’种,省心、产量高、收入稳定。”“大院”的全称是淮河粮食产业联合体。

  “你问我联合体是咋来的?一句话,逼出来的。”说这话的人个子瘦小,皮肤黑,眼睛特别有神。他叫李清武,是淮河粮食产业联合体创始人。

  2011年,李清武经营的淮河种业公司从蚌埠北上宿州,流转了1000亩地。别看现在提起李清武,周围农民对他竖大拇指,开始的时候,这位异乡人受到的却是一片质疑:“他能种好地?是来套项目的吧?”

  “种不种得好,咱3年后见!”李清武心气很高,可困难偏就找上门,“一下种1000亩地,种、收、管都成了问题。拿收割来说,我们急需收割机的时候,大家都需要,急得我们熬通宵也抢不完。”

  李清武碰到的问题,很多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都遇到过。从几十亩土地,扩大到几百、甚至上千亩的规模,这对生产资料、农机、技术的需求都上了一个台阶,仅靠个人投入成本太高,也不划算。

  当年险些绝收的结果,逼着李清武开始想办法。“规模经营要提高效率,要节约成本,靠我自己单打独斗到不了位,还是得走联合发展的路子。”李清武说。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