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近日,笔者走访了九江福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参观了近千亩的杨梅树苗基地。该公司的创业故事非常具有代表性,可作为园林花木行业的一个典型创业故事。
外行创业
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进入这个行业比较晚的企业,且公司投资人还不是花木行业人士,从事的是手机行业。为什么从一个完全不相干的行业,一头扎进了花木行业?当谈及此话题时,叶总一番话很值得玩味:“我从事手机制造行业有10多年了,积累了管理经验,我认为,自己想要做什么事,只要想清楚了就去做,跨越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坎,也就跨越的行业障碍,其他的东西都可以慢慢学。”这次投资创立农业发展公司,属于二次创业,但叶总也不是一点准备没有。他经常关注国家政策,了解国家对于农业的扶持态度。同时在老家,他也有朋友一直从事花木种植与销售,可以第一时间从他们那了解行业信息和发展走势。另外一个情结就是对于土地的眷恋。已经小有成就的他,早在2000年代初期就在深圳买房,他现在投资农业,是在为未来的几十年做打算。
入门交学费
当被问及初入园林花木行业,有没碰到什么困难时,叶总坦言困难肯定有,任何行业刚刚进入,都需要交学费,这个他早有心理准备。从第一年的转手别人基地开始,就开始学最基本的基地管理,包括水、肥、平整、品种、修剪、保温、抗冻等问题,都需要慢慢摸索和体会。去年引进的一批小苗,由于干旱,差不多都死光了。同时之前考虑要多做一些品种,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但现在开始为这个想法付出代价,那就是管理成本增加。
对于农业发展最大的两个问题——资金和人才,叶总是这么考虑的:在创业前期,他无法从手机业务中脱身,农业项目投资周期长,前期投入资金大,因此,目前稳定的事业不能丢,还必须用手机业务赚来的钱养农业项目,他看好的就是农业项目的长期性,因此不会显得急躁。对于人才问题,叶总认为他身边有一群还算贴心的伙伴,可以跟他一起做二次农业项目的创业,就看他怎么安排人员和工作。
厘清发展方向
虽说还有各种问题,但他现在开始厘清前面的路,就是打品牌效应,树拳头产品,走精品路线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从别人手里转手过来,就是一块杨梅基地,他要好好利用这个优势,以此作为拳头产品,打出品牌效应,多做一些套种,每年都有杨梅树销售。同时引进一些珍稀品种,例如罗汉松、红豆杉等,另外就是针对未来的消费者市场,准备开发一些盆景产品,如茶梅、罗汉松和紫薇老桩等。
目前,政府也开始关注他们公司,借助政府的政策优势和支持,他也计划在配合九江大旅游的产业下,引导自己的农业项目往旅游产品开发、休闲度假方向走。具体来说就是搞活林下经济,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同时打造杨梅林,搞休闲度假旅游,结合武宁当地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庐山西海大旅游,创立旅游产品。“但这是长期计划”叶总最后表示。
在园林花木行业,叶总自认为还不到小学水平,但不妨碍他树立对未来农业项目的发展雄心。只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多学多看,不愁投资没有回报,就像其公司名福达农业一样,做好了心理准备,厘清了发展方向,解决了资金等问题,发展壮大自身不成问题,未来他更希望带动周边的花木产业一起发展,而不是自己单打独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