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包头市林业局局长王秀莲向记者介绍,今年,全市计划完成三条公路绿化18193亩,主要是利用冬季进行针叶树种的栽植,其中,G6高速公路13510亩,110国道4448亩,210国道235亩。
公路绿化(三农B2B网配图)
三条公路的绿化规划以打造具有包头特色的公路园林,构建包头市门户生态景观为目标,在自治区范围内体现首创性、唯一性和独特性。治理后的高速、国道沿线要成为三个“一”:一个窗口,即包头城乡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一张名片,即包头生态环境建设的缩影;一条纽带,即连接绿色自然的纽带。形成“两横一纵”沿线景观,打造具有包头特色的公路园林。
具体工作包括对公路沿线的沙坑进行填埋平整,清理垃圾,拆除私搭乱建和各类违章建筑,对公墓实施遮挡性绿化,建设沿路苗圃。坚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适当采取拆墙透绿、身边增绿、“穿衣戴帽”等方式,与城乡结合部改造、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一店铺门面,美化亮化外表装饰。
稳步推进
截至去年12月15日,全市累计到位资金22400万元;完成投资68937万元;栽植苗木711846株;绿化里程122.99公里;绿化面积11600亩。环境治理方面,依法拆迁187735平方米;清理违章建筑42434平方米;清理垃圾458922吨;整治美化里程49.98公里。
为随时掌握总体工作进度和地区进展,及时解决问题,全力推进工作,市领导小组建立日报告、周例会、旬汇报、月总结制度。为实现靠前指挥、便于现场督导,领导小组在三条公路的中心地段专门设立了一线指挥部。
市财政局牵头,制定了资金筹集通过政府投入、融资、市场化和社会化三个渠道解决的方案,并及时划拨6700万元启动资金,有效地缓解了各责任地区资金短缺问题,同时按照“统贷分还”的原则协助各地区测算资金需求,搭建融资平台。市交通局积极协调内蒙古高路公司将G6改扩建工程纳入我市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工程,对三个出入口进行等价绿化。市林业局争取到自治区林业厅绿化资金5480万元,整合京津风沙源项目人工造林资金1000万元,同时协调国家林业局将我市2014、2015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资金集中在2014年下达包头市。
市水务局牵头,根据三条公路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包头市境内G6高速公路和110、210国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供水水源方案》,针对目前灌溉水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指导各地区实行造林大户和私企承包,利用现有水源井,采取租赁、合作等方式,通过铺设临时管道、水车拉水和高位水池多种办法进行临时灌溉。同时开展固定式永久性供水工程设计工作,与水源所有单位(如天龙公司、有关供水公司)进行用水对接,确保工程在建设时能够顺利实施。
市环保局牵头,严厉打击公路沿线环境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的56户企业中,停产52户企业,变更性质1户,进行清洁能源替代2户。对列入公路整治范围的9家企业下达行政处罚,6家企业拆除生产设备,16家企业断电,对15家企业开展场地清理工作。已经完成清理铁粉1万吨、废渣2万吨、砂石料8000吨……
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牵头,集中整治公路沿线户外广告和店招牌匾,对沿线建(构)筑物进行合法性甄别,对非法占地、违章建筑依法进行拆除,目前已拆除违法建设36处、6625平方米……
民政、国土等领导小组下设的3个综合协调组和9个专项组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全力配合各责任地区开展工程建设工作。
亮点频现
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建设中也很快成为该工程的亮点。
为搞活绿化造林机制,加快建设进程,在认真学习研究区内外多个城市绿化造林的支持性政策后,结合我市实际,出台《包头市加快推进G6高速、110、210国道生态建设环境整治工程政策规定》,从鼓励支持社会参与造林绿化、强化土地保障利用、加大财政支持、强化金融服务4个方面形成24条政策意见。用政策鼓励和引导全市民营企业、造林大户参与公路绿化。目前,天龙生态、美亚园林、永森园林以及内蒙古三普青方园林、蒙草抗旱和秦皇岛园林、绿之源等15个实力雄厚的园林绿化公司投入到各责任地区,紧张有序地开展造林绿化工作。
“绿化工作要有激情,但也不能蛮干。”天龙生态董事长助理武星告诉记者,“我们将治理干旱荒山的超旱生林木、循环节水技术和‘天龙八步’植树法组成的生态修复模式,创新运用在G6高速绿化工程中,实现了95%以上的高存活率,且维护成本仅为传统绿化的10%。”
时隔3个多月,再次走进高新区画匠营子拆迁点、东河区陈户窑子段、G6沿线及昆区根皮沟,包头冬天寒意正浓,但各地冬植工作仍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沿途所目及,曾经入冬便只剩灰色的包头公路沿线,正慢慢披上绿衣,透出四季如春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