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2013年,内蒙古赤峰市翁旗按照“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建设理念,围绕“一条生态路”、“一个基地”、 “一个主题”、“两条产业带”,精心打造了罕都线防沙治沙、樟子松基地、林果产业和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四大工程,以点带面,带动全旗防沙治沙的整体推进,年内完成沙地综合治理面积70.57万亩。
樟子松基地(三农B2B网配图)
围绕“一条生态路”,打造防沙治沙精品工程。翁旗罕都线穿沙公路是2009-2012治沙规划的收官之作,今年,采取飞封造并举、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沿路两侧重点打造了5个核心区,完成沙地综合治理面积4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2.3万亩,飞播造林10万亩,封山(沙)育林17.7万亩;夹设机械沙障2.5万亩,扦插黄柳2.5万亩。
围绕“一个基地”,推进绿化美化进程。根据全市樟子松基地建设要求,今年,翁旗以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及老项目区改造为重点,大力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加大常绿树种栽植比例,完成樟子松基地建设9.6万亩。
围绕“一个主题”,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围绕“美丽与发展共赢”这一主题,翁旗将重点区域造林绿化作为今年的亮点工程,按照旗委、政府的安排部署,重点在公路两侧、城镇周边、厂矿园区、村庄周边等区域,科学布局,整体推进,一举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17万亩,其中,完成公路两侧绿化0.41万亩,城镇周边绿化0.18万亩,厂矿园区绿化0.13万亩,村庄周边绿化0.45万亩。
围绕“两条产业带”,加大产业开发力度。按照五分地—乌丹—桥头、阿什罕—乌敦套海—白音套海两条林果产业带,采取集约化经营、契约化管理和先造后补的模式,引导种植大户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来;采取小管滴流浇果树、膜下滴灌浇作物的节水灌溉系统,有效提高果树成活率;总结经验教训,改变过去大规模建设模式,缩小林果种植户经营规模,提高基地建设质量。经过努力,年内新增林果面积3.3万亩,其中,新造1.6万亩,嫁接1.7万亩。林果产业的强力推进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迅速发展,今年全旗新增文冠果能源林基地0.5万亩,元宝枫原料林基地2万亩。同时,尝试种植葡萄200亩、油桃200亩。
翁旗在较好完成“四大工程”的同时,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的启动实施,继续以“三区”、“三带”为框架,科学编制了《翁牛特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与沙产业开发总体规划(2013-2017)》,规划以每年60万亩的速度推进,到2017年完成沙地综合治理300万亩,使全旗境内的严重沙化区得到基本治理。同时按照规划,提前启动了乃林皋至巴新铁路穿沙路工程,公路全长20公里,已于11月初全线贯通,计划沿路两侧完成沙地综合治理面积26.5万亩,目前已完成夹设机械沙障和扦插黄柳1.5万亩,为明年大规模治理赢得了时间、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