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甘肃省徽县苗木产业发展纪实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园林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甘肃省徽县苗木产业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13-10-08 15:23:17  浏览次数:18

三农B2B网讯  近年来,徽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扶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全面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形成了以苗木繁育、畜牧养殖为主导,经济林 (核桃、银杏、蚕桑)、瓜菜、烤烟、中药材为辅助的产业格局。其中,苗木产业最具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其产业基础雄厚、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广阔,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苗木种植基地一角

甘肃省陇南市徽县苗木种植基地一角 

 

一、徽县苗木产业发展现状

 

徽县紧抓国家扶持林业、加大生态建设和建设“三北”防护林等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境内适宜的自然条件和环境资源,围绕生态造林、园林绿化两大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载体,狠抓生产规模化、质量标准化和经营市场化,初步实现了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全县共发展各类育苗面积5.3万亩,其中2013年新发展育苗面积2.314万亩,建成了北部山区生态林及速生丰产用材林良种苗木繁育基地3.33万亩,中部城镇园林绿化、特色经济林苗木繁育基地1.97万亩,全县苗木总产量达到3亿多株,辐射带动育苗农户8320户。

 

二是苗木效益快速提升。目前,全县苗木总产值达到8亿元。2012年,全县育苗销售收入达到2.39亿元,农民人均苗木收入达到1326元,占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391的30%,占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1753元的76%。2013年,预计苗木销售收入达到3.4亿元,农民人均苗木收入将达到1800元以上,占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137元(预计)的35%以上,在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的比重将提升到80%以上,成为徽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来源。10亩以上的育苗大户人均纯收入达2.17万元,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391元的4.9倍,苗木收入最高的户达到360万元,扣除生产费用性支出,家庭总收入达到263万元。苗木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成为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同时,苗木产业开辟了农民就业的新路子,除苗木种植获取直接收益外,土地流转、苗圃务工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县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苗木3万多亩,每年可为农民创收土地租赁收益2000万元。当地农民为育苗大户就近务工,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在家门口挣到钱。正常情况下,每个劳动力仅苗圃务工一项一年就能收入上万元。

 

三是苗木结构趋于合理。坚持走“调整结构和品种多元化”的发展路子,逐步实现由最初单一的生态造林苗木繁育向造林、城镇园林绿化和花卉、珍稀树种等品种多元化的转变,目前,全县稳定培育的苗木品种已达到42个,包括落叶松、油松、华山松、侧柏等生态用苗,红豆杉、白皮松、七叶树、银杏等珍稀树种,龙爪槐、紫薇、紫荆、红枫等观赏树种,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的苗木产业格局。

 

四是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全县累计发展育苗生产专业合作社22个,组建苗木公司5家,成立了徽县苗木协会,已涌现出了徽县康鑫苗木绿化公司、高桥共邦育苗专业合作社、栗川睿雄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等一批专业育苗组织,建成了高桥乡黑松村、四合村、榆树乡石碑村、麻沿乡杨坝村等30多个育苗示范(园)专业村。

 

二、徽县发展苗木产业的有利条件

 

徽县苗木产品能够畅销西北,销售网络扩大到华北、西南地区,关键取决于独特的自然优势造就了徽县苗木极强的适应性,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力中得以生存、发展、壮大。

 

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徽县位于陕甘川三省交汇区,属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性气候区,年均降雨量745.8mm,年均气温12.6℃,≥10℃的年有效活动积温3796.4℃,无霜期214天,海拔在704米-2504米之间,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阴湿,土壤肥沃,适合多种植物生长发育,培育的林木种苗质量好、发芽萌动较迟、抗寒抗旱、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可以向西北地区及周边省市调运。

 

二是植物资源多样。徽县地处西秦岭浅山丘陵区,小气候阴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1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5%,植被覆盖率达63.4%,森林覆盖率46.8%,境内植物资源250多种,红豆杉、白皮松、七叶树、银杏等珍稀树种在境内广泛分布,具备规模种植的先决条件。

 

三是土地资源丰富。徽县土地总面积408.44万亩,其中耕地39.6万亩。在耕地面积中川坝河谷区和山区沿河可灌溉土地面积20多万亩,均可统一规划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育苗基地。



 

四是劳动力资源充足。苗木产业就粮食种植而言,集约化程度高,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徽县现有人口21.7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6万人,农村劳动力12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发展育苗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五是产业基础稳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徽县苗木产业上涌现出了一批懂技术、有销路的产业带头人,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建立了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种植品种日渐多元化,培育方式从粗放式到集约化的逐步转变,使农户发展苗木产业的积极性高涨,为苗木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是产业前景广阔。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省委“3341”项目工程也提出打造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的战略部署,随着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沙漠化治理、城市园林绿化、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的实施,需要大量品种优良、规格齐全、适销对路、适应性强的各类造林绿化苗木,使得苗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旺盛的市场需求。

 

三、主要工作措施

 

近年来,徽县苗木产业按照 “大户带动、科技支撑、营销为先、有序推进、规模发展”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公司 基地 农户为抓手,通过抓宣传扩市场、强管理促销路、抓品牌树形象,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实现了苗木产业的跨越发展。

 

(一)明确产业定位,加大政策扶持。市、县充分认识苗木产业是徽县的农业支柱产业,充分认识苗木产业蕴藏的重大商机,确定了建设“中国苗木之乡”的宏伟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徽县出台了《关于加快徽县苗木繁育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苗木产业发展工作机构,并将苗木产业纳入市县林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邀请省市林科所专家为苗木产业发展把脉,保障了苗木产业的科学有序发展。认真落实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于从事苗木培育的农户、专合组织、企业,从土地流转、信贷资金、技术支持、项目实施等方面给予倾斜照顾。去年以来,县财政拿出250多万元对流转土地进行苗木繁育的企业和大户给予奖励,为苗农、苗木专合组织等协调“双联惠农贷款”2000多万元,解决了部分农户缺少资金的难题,调动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

 

(二)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发展。通过落实特色产业发展基金、发放惠农贷款、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培育以徽县康鑫公司、睿雄合作社、共邦合作社等为主的优势苗木企业和产销大户。不断推广“公司 基地 农户”、“支部 协会”的发展模式,组织企业、合作社和协会发挥好苗木产、供、销的主导作用,统一组织苗木的引进、规划布局、种植、技术指导和销售定价等工作,调控苗木市场价格,抵御市场风险,推进育苗技术标准化,提高育苗组织化程度,实现基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甘肃鸿森公司流转土地4000多亩,已建成了1500亩的红豆杉繁育基地;与福建三三药业签订协议,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红豆杉繁育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为徽县苗木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加强综合服务,增强能力建设。徽县积极整合扶贫、农发、水利、交通等项目,加强苗木基地灌溉、电力、交通等设施建设,启动建设了徽县苗木交易市场,为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积极建设优质苗木示范园区,在永宁建成了22公顷的国家级联营徽县侧柏良种基地,在泥阳、水阳等地建成了百亩优质核桃良种基地、核桃采穗园、银杏栽植示范园。鼓励育苗企业、大户参与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土地租赁、土地入股、反租倒包等流转形式,有效解决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