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云平台助农业生产建设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园林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云平台助农业生产建设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布日期:2013-07-20 08:12:24  浏览次数:24

三农B2B网讯 在中国,年轻人正离开田间,我们迫切需要在短期内把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起来。这正是云服务的契机。


伴随着“农民进城,资本下乡”进程,大量分散在农民手上的土地流转、集中,农业经营体系已经变为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新体系。东北、新疆、西北、海南、华东……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如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农场,它们由工商企业、农场主、专业大户运营。但是农场中也正经历着某些变化。


精准灌溉系统:专家资源共享

从北京飞行两个小时落地后再坐半天汽车,才能抵达位于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的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农场。这个农垦集团有22个农场,600多万亩农田,共计好几万个地块。规模化、集约化的农场正在实施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概念最早由美国提出,它的目的是以较少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灌溉系统(三农B2B网配图)


对于大量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人才资源稀缺的大农场,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精准农业?过去,农垦集团很难找到人,搭建和维护实现精准农业所需的IT决策系统,也很难及时找到农学专家来指导交流。现在,云服务改变了一切。


几年前,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始建立农业云服务平台。全国各地的农田数据,像温湿度、作物参数、遥感影像,还有土肥工作站定期采集、化验的土壤参数,农产品(000061,股吧)贸易价格……都源源不断地经过网络流入这个农业云服务平台;这些数据再结合农业专家研究的各种专业模型和算法,就能为全国各地的农场提供全方位的精准农业决策服务。


通过“施肥决策服务系统”,全国农场一年减少了几百万吨化肥的使用。“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化肥消费国,虽然我们水稻、小麦、玉米的单产比发达国家还高,但代价是,同等产出的粮食所用的化肥,是发达国家的3到4倍甚至更多。”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天恩博士说,“这些化肥很多是盲目施的,作物根本无法吸收,不仅造成大量浪费,还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现在,云服务下的精准施肥正在扭转这样的局面。


而通过“精准灌溉系统”,农场不过度抽取地下水,防止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通过病虫害预警系统,农场可以在局部爆发病虫害时及时反应,进行精准施药决策。在过去没有精准施药时,“农用飞机飞过去,哗哗哗,一路上几万亩农田就被施药了”。现在的精准施药可以区分田块来施药,避免过度施药、污染和浪费,也提高了食品安全。


云平台还汇聚大批专家,有专家调配系统,通过实时视频和短号码,给全国各地的农场提供及时的指导。“专家资源是云平台的组成部分。”陈天恩博士说,“全国70%的农业专家都在北京,虽然农业在北京GDP的占比中不到1%。”现在,这些专家通过云平台服务全国,解决了资源的地域不平衡性。




云租赁:物流公司账单一体化

云服务也改变了中小企业的命运。


物流公司“飞驰速达”在今夏可以承接生鲜果品的冷链运输业务了。实际上,公司王老板早在几年前就考察过这个市场。他找人给自己做了一份报价,要做一套生鲜农产品运输冷链监管系统,车辆要配上数据采集和定位设备,要购买一台服务器,购买电子地图,还要开发一套软件,整套系统的报价是50万元,还不考虑今后的维护问题。但物流企业的利润很薄,在这种情况下,王老板只能放弃。


现在,云服务解决了这类问题。“飞驰速达”以租赁形式,到托管在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平台上的“冷链与物流车辆监管服务系统”开了账号,租赁了10套安装在车辆上的数据采集设备,“往车上一放”,就开始从广州海关向北京运输进口水果。这些高档水果运输到北京的批发市场一般需要3天时间。王老板可以登陆到系统中,随时查看车辆的位置,密闭车厢的温湿度,还有“乙醇和乙烯”的浓度——这是水果在成熟过程中散发出的气体,通过这个数值能够估计水果的成熟度。如果水果成熟度过高,王老板就得调整箱体温度,还要加快点运输速度!


这种云租赁服务的费用一年只有几千元,而且,是按月结账的。王老板打算,等到了淡季,它就租赁3辆车的服务,这样可以更经济。


与王老板类似,刘老板是一家中型物流企业的老总,他是“冷链与物流车辆监管服务云服务”较早的用户。在使用了一段时间的云服务后,他提出了新的想法,既然自己车辆的所有单子都在云系统中有记录,能不能让云平台来为他核算一下经济效益,看他最近几个月总共运输了多少货,什么货赔了、什么货赚了,运到哪个集散地或者超市的单子最赚钱?这些信息对他改善未来几个月的经营很有价值。于是,云服务平台根据他的个性化服务,定制了一个小的运营分析软件,来帮它做决策。当然,当这些个性化需求变成了共性需求后,就会变成一种新的云服务。


实际上,在美国,98%的生鲜产品是实现了冷链储运的。但在国内,过去由于成本、技术、维护门槛太高,中小物流企业望尘莫及。“云服务改变了这一切——降低成本和技术门槛,提供定制化服务,让中小企业进入了原来不敢想的生意场。” 陈天恩说。


云平台:葡萄园标准化管理

云服务也影响到个体的专业种植户和农民。


广西南宁相思葡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白扬原本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户,他的葡萄种植技术很厉害。一开始,他只有十几亩地,但后来生意从南宁扩展到桂林、柳州等周边地区,已经有了好几个葡萄种植园。这样,他已经不可能每天看到各地的葡萄生长情况。现在,他怎么确保他的经验被复制到各地?这些葡萄管理员做的效果如何?


“云平台此时变成了一个标准化工具。” 广西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王筱东说。王筱东以前在微软工作,是一位典型的IT男,后来因为到一家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担任CIO,而与农业结缘。之后,他创建了慧云这家把IT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的创业公司。


现在,慧云将白扬的葡萄种植流程固化到云平台上,通过云服务实现各地葡萄园的标准化管理。例如,在葡萄育苗期,云平台会给各地的管理员发送一条手机提醒消息,告诉他们需要将葡萄苗盖到沙床里面,保持充足的水分。然后,白扬就可以在手机或电脑前看到各地回传的图片,告诉他今天育苗的情况。白扬会给其中他觉得盖得不好的人发送消息去指导。


白扬的葡萄园中还安装了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如果监测到一个葡萄园连续一周的空气湿度都超过80%,就会给葡萄管理员发送预警,提醒他们注意预防霜霉病,灰霉病等疾病的发生。如果监测到温度接近35摄氏度,系统就会自动打开喷雾来降温,防止葡萄被晒伤。


IT技术让农业从体力劳动变成了脑力劳动。不过,农户会比金融用户更关注IT系统的价格,他们也没有很高的IT水平。慧云整个服务平台放在了微软Windows Azure云平台上运行维护,农户只需要一个普通的安卓手机,安装一个APP就行了。


“云计算的出现,解决了农业地域分散、IT基础薄弱和运维困难的问题。移动互联网则为农户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问题。” 王筱东说,“农户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集约化。”


除了标准化,对农民的个性化服务通过云也有了落地的可能。


河北景县农民王建荣走进当地一家农资站购买化肥。农资店工作人员小刘在店里的联网触控电脑上登陆“施肥决策云服务系统”。随着小刘手指在屏幕上的缩放,系统中的地图逐渐找到、显示出王建荣家那片地。小刘再按王建荣提供的信息,选择“4月”、“小麦”等关键字,云平台随即给出了施肥“处方”。


看着处方,小刘说:“你家的小麦正在‘拔节期’,这个时候要以氮肥为主。”随后他还告诉王建荣,他家那块地的养分足不足,需要施肥的种类、用量、用法和具体时间。


王建荣觉得农资店的“处方”很神奇。去年,在他家小麦长穗时,他按照“处方”的要求,只购买原来1/3用量的钾肥。当收获季节到来时,王建荣发现小麦的产量没有降低,化肥钱还省了不少。


“云服务让针对农民的个性化服务成为现实。”陈天恩说,“实际上,施肥决策模型多年前就有了,各地土肥站多年来也一直定期对土壤采样和化验,但这些资源以前都不能真正用起来。”过去,王建荣到县城赶集,有时会看到土肥站贴在墙上的土壤养分“告示”,但那些“氮磷钾含量”,对他来说太陌生了。王建荣说,他关心的是去买“尿素”还是买“碳酸氢铵”,买多少斤,到哪儿能买到真的。云平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些年,农村里的年轻人都进城打工了,留在家中种田的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中老年人。怎么给农民提供用得起来的服务,是一大批学者正在研究的课题。” 做了10多年IT技术的陈天恩感到,现在的云服务是个很好的手段。“云可以把资源统筹、运转起来。如果再配合上适当的落地配套服务体系,例如在施肥决策云服务中,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土肥工作站成了落地渠道之一,这就可以让农民得到有效的服务”。


与农民探讨多了,王筱东也发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