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如皋绿园盆景创建于1982年,经过30多年的沉淀,目前发展为集生产、科研、营销、名优品种保留、盆景、盆栽技术交流、服务于一体的花卉盆景专业生产和园林绿化建设相结合的集团化企事业。如今,如皋绿园盆景已经享誉海内外,成为国际盆景界的重要力量。

如皋绿园盆景总经理施勇如接受三农B2B网采访
5月19日,三农B2B网报道团队一行在如皋市花木盆景协会纪副秘书长陪同下来到绿园盆景采访、拍摄。绿园盆景总经理施总接受了三农B2B网的采访,施总首先带我们来到公司的盆景样品展示棚进行参观,举目望去,映入眼帘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小型盆景。施总告诉我们,这种盆景叫做小叶罗汉松盆景,小叶罗汉松属于江苏南通地区特有的树种,是罗汉松家族中的一个变种,它是通派树桩盆景材料中的主要用材之一。小叶罗汉松制作盆景,通常用罗汉松做砧木,采用靠接的办法,与小叶罗汉松嫁接而成。因为罗汉松长势要比小叶罗汉松快,而且枝干粗壮。小叶罗汉松则明显不同,它的叶子的长度仅有2厘米左右,宽仅3厘米至4厘米,呈条状,密生,四季翠绿,郁郁葱葱。
施总表示,近10年来,他们每年都要从农民那里购买小叶罗汉松桩头。他说“从农民手里收购素材,不仅让公司的盆景事业发展快,且可使更多的农民赚到钱。
参观完盆景样品展示棚后,施总带我们来到了江苏盆景博物馆。走廊的两边挂满了各级领导视察绿园的情况,这里摆放了各式盆景以及明清时代极具价值的花盆。所谓好鞍配好马,好的盆景要配好的花盆,进入盆景博物馆,笔者真正感受到了绿园人对盆景的热爱以及真正的用心去将如派盆景发扬光大的精神。施总介绍了绿园里珍藏的一棵如皋盆景典型——“云头雨足美人腰”,充满艺术的造型使其成为如派盆景最鲜活的例子。
谈起整个绿园的发展情况,施总表示,绿园盆景一直坚持走“精品化”路线,别人的盆景卖几百上千,他们的绿园盆景卖上万乃至更高。如皋绿园盆景做的就是专业化和精品化,他们对每盆盆景进行精心修剪,使之赋予强大的生命力。施总指出,绿园盆景走进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是他们最大的骄傲。早年绿园盆景曾供应毛泽东纪念堂、去年十八大以及今年全国两会。如今绿园盆景已经在外宾接待、全国大会、礼品赠送方面闪现着它的光影。绿园盆景在国外同样反响热烈,施总说如皋绿园盆景作为中国盆景界的代表亮相2012荷兰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园”,参展的2盆50年树龄以上的罗汉松、1盆百年树龄以上的树桩黄杨、1盆百年树龄以上的树桩杜鹃引来各国游客、荷兰园艺界人士驻足观赏,并一举揽获3个金奖。
绿园所取得的成绩是30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扎实的基本功一步一步取得的。绿园人将自己的“盆景梦”深深融进“中国梦”,旨在把最好的盆景呈现给世界。作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如皋绿园,其“品质化”之路正是如皋市花木盆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