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金银花变身“黄茶”收入翻三番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园林 » 资讯 » 各地动态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金银花变身“黄茶”收入翻三番
发布日期:2012-12-19 09:53:40  浏览次数:19

    三农B2B网讯 收完最后一茬金银花,山东省昌乐县鄌郚镇弘昌金银花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赵玉平最近正忙着两件事:一是催促朋友落实金银花炒制“黄茶”的工艺专利;二是四处请人为推出的“黄茶”产品提出工艺和营销上的意见。

    别人种金银花,随行就市作为药材卖,但昌乐县鄌郚镇弘昌合作社这200多个农户,自己研发出金银花制茶工艺,结合茶文化概念做包装,将售价翻了三番。

    金银花除了入药,还是流行礼品

    鄌郚镇位于丘陵地带,自古并没有种植金银花的传统。去年3月,以赵玉平为首的几位农民,从平邑县引进了金银花苗子试种。赵玉平说:“我们种金银花,在技术上没什么问题。从5月中旬就可以采摘了,一茬采收20多天,一年能收4茬。”

    金银花在国内通常制作成中药材,也有少数地方将此作为泡制饮品。从去年开始,合作社就在开拓大宗药材市场的同时,将较为鲜嫩的花蕾制作成饮品。赵玉平是个很有市场意识的人,他不仅制作了精美的包装,还注册了“驹岭泉”商标,在媒体投放了广告。镇上还为他争取了旅游产品的资质,作为山东的旅游产品在景点销售。在今年的各个节日中,“驹岭泉”牌金银花饮品销售旺盛,成为当地流行的礼品。

    打“黄茶”概念,申请专利

    今年的中药材市场不景气,金银花也受到拖累,价格一路下跌,销路很不乐观。目前,合作社还有1/3的金银花未能售出。在主力市场不利的情形下,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销路,成了社员们最忧心的事。

    今年7月的一天,正是采收最繁忙的时候,弘昌合作社的几位理事坐在一起讨论销售问题时,有人无意中提出“能不能打‘黄茶’品牌”,因为冲泡金银花的茶汤和“叶片”都是黄色。这一提议让大伙眼前一亮,运作“黄茶”这件事被提上了正式议程。

    通过查阅资料,赵玉平发现我国已有“黄茶”这一概念,因其与绿茶工艺稍有不同而自成一派,但这却不阻碍这些农民创新的步伐。他们借鉴绿茶的制作工艺,采购专业炒茶机器,依葫芦画瓢,做了些微改进,研发出一套适合金银花鲜嫩花蕾的炒制工艺,并正在将此申请成为专利技术。

    这些农户,要赋予中国“黄茶”以新的内涵。

    一花多卖,收入翻三番

    赵玉平拿来3种不同形状的花蕾,在手上一字排开,分别是金银花从花蕾到花朵的3个不同阶段。他说:“花蕾越嫩越好,开花的和较老的作为药材,最嫩的用来制作‘黄茶’。不同的卖法,价格也就不一样。”一朵金银花,因为有了茶文化的包装,能够卖出3种不同的价格。

    同样是干花,据赵玉平介绍,作为药材销售最高每斤卖90元,作为饮品销售每斤卖128元~228元,而挑最嫩的花蕾制成的“黄茶”,每斤能卖到800元。赵玉平告诉笔者:他们今后打算改进采摘技术,挑拣最嫩的花蕾,尽量以“黄茶”的形式推向市场。算下来,整个合作社的“黄茶”产量达到1万多斤,毛收入可达800万元。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