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馆中央广场,两台约翰迪尔拖拉机掩映在百合花和玫瑰花之间,寓意为“希望”;新馆中央广场,两只色彩斑斓的孔雀同样由各色鲜切花组合而成,并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吉祥云南美”。
刚刚闭幕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鲜花分布于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的每一个场馆,装点着每一个角落,其延伸产品——鲜花茶饼、玫瑰酒、玫瑰蜜等,更是成为多家企业的“座上宾”,尝上一口,唇齿留香。
主会场如此,斗南分会场同样不例外。在斗南,以花为媒,摄影大赛、插花大赛、多肉组拼大赛、花仙子走秀等精彩活动更是接连不断,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花艺师、插花爱好者以及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
热闹的背后,不难看出,花卉行业已成长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并给予这座城市“春之城,花之都”的美誉。不过,花卉和产业捆绑在一起的时间却并不算长,往上追溯,最多不过30年时间。这也难怪,就连在花卉行业打拼30年的云南昆茂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智华也感慨道:“30年前谁能想到花卉行业会有今天这样繁荣的景象呢?”
被丢弃的洋牡丹
1986年春天的一个周末,杨智华和朋友一起到位于黑龙潭附近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游玩。当看到被丢弃在试验田里的洋牡丹时,从小喜欢花的她感到万分心疼。
征得管理员同意后,杨智华用鲜花扎了几个花环给自己和朋友带上,然后捆好剩下的鲜花准备带回家。看到她那认真捆花的模样,朋友开玩笑说:“你要拿去卖呀?”朋友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她记在了心里。
第二天下午,忙完厂里的活计后,她就在自己家附近的报摊做起了生意。让她没想到的是,鲜花很快就被买走,数数兜里的钱,一个下午就赚了5元多,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尝到甜头后,她找了植物所花卉工厂的领导商量,欲大量购买他们试验田里的鲜花。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隔几天,杨智华便会骑着自行车来到火车北站,然后转乘公交车到植物所,以每把3分钱的价格买上一担鲜花,然后辗转挑着花到菜街、马路边卖。来回一趟要三四个小时,成了名副其实的“卖花姑娘”。
时光荏苒,在花卉行业打拼30年的杨智华历经“花海沉浮”,从“卖花姑娘”成长为“国际花商”,却因快速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不得不重新创业。而今,她创立了云南昆茂商贸有限公司,并亮相本届农交会。
“农交会只是一个展示的平台,从前期的市场反馈来看,即使在盆花销售淡季的七八月份,我们的成品花一经上市也销售一空,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等一二线城市。”杨智华说。
与全世界做生意
杨智华的经历当然不过是花卉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2015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到112.7万亩,花卉总产值达到399.5亿元,90%左右的花卉产品外销至省外并出口至46个国家和地区。
推动云花“旅行”到46个国家和地区的不仅有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更有昆明情义花卉园艺有限公司、昆明郑继兰花卉有限公司等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活跃在农交会上,更是依托各自的平台和渠道,和全世界做起了生意。
较早涉足电子商务的昆明情义花卉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峰,早在2009年就已经实现了销售额过千万元的目标。现在,日本、韩国、俄罗斯、泰国等近10个国家都有他的长期合作客户,玫瑰、百合、康乃馨、非洲菊等成为主打品种。
“借助电子商务,这些年来我们基本上可以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农交会现场,刘俊峰并没有忙着推介他的公司和产品,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他与合作伙伴共同创办的花艺培训学校的宣传上,在他看来,借助展会引导消费同样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经济下行压力下,保持高速增长对于花卉企业而言,似乎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展会现场,云南丰岛花卉有限公司展出的乒乓菊很受市民喜爱,不少市民停下来询问价格,想带一捧回家,无奈却吃了“闭门羹”。
“乒乓菊现在是公司最畅销的品种,每枝的售价在2.3元—2.5元之间,产品供不应求,所以我们在现场只能以展示为主。”云南丰岛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若希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产品70%以上出口日本,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产业链不断延伸
事实上,云花的发展早已不仅仅停留在种植和销售领域,其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至今,已不再是鲜切花一枝独秀,而是鲜切花、种用花卉、加工用花卉、绿化观赏苗木和地方特色多种产品齐头并进发展,与云旅、云药、云茶等产业融合共赢,与花艺文化、养生保健等行业一同发展。”省花卉产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陆继亮说。
如陆继亮所言,农交会现场,包括云南玖香鲜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大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不少企业都把发展重心放在了鲜花的延伸产品方面。
成立于2009年云南玖香鲜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鲜花研发、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其食用鲜花馅料早在2014年就获得已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并已出口至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与之相比,云南大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把目标放在保健品领域。公司联合创始人李旭告诉记者:“我们今年5月份才把产品推向市场,到目前为止已实现7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产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很受欢迎。”
不过,尽管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花卉行业的中下游领域,但云花的产业链延伸仍处于初级阶段。究其原因,或许正如呈贡区农林局农业综合科科长梁贵红所言:“龙头企业对鲜花延伸产品兴趣不大,一些中小企业想另辟蹊径,却苦于资金压力而无法做大。”
农交会探奇
12万枝鲜花造“孔雀”
2016年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由昆明市农业局精心筹备,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苑花卉)设计打造的“吉祥云南美”造型在展会入场处以绰约的风姿盛情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
记者从锦苑花卉了解到,本次“吉祥云南美”造型的两只孔雀高11米,由近12万枝鲜花和9000根孔雀羽毛组成。整个造型由制作团队20余人,前期准备近1个月,现场布置3日,全程手工撺、插完成。采用洋兰、文心兰、万代兰、彩色绣球、尤加利、文竹、常春藤、散尾葵、高山羊齿、龟背叶、彩掌、天堂鸟、凤尾、胭脂、绯红星辰、相思梅、粉水晶、火龙珠等30个鲜花品种打造孔雀主体,孔雀天然羽毛主要用于孔雀头部、颈部、尾部仿真制作。造型四周空间由一品红、彩色马蹄、仙客来、蝴蝶兰、小菊花、多头玫瑰等10余个盆栽品种进行装饰。
“孔雀,俗称凤凰,被视为百鸟之王,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云南是中国唯一有野生孔雀的地方,是云南极具代表性的动物。”锦苑花卉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造型意在代表云南人民以最尊贵的礼仪、最热烈的情谊欢迎八方来客,并致以最真诚的祝福。
锦苑花卉目前是云南省最大的集鲜切花生产、品种研发和推广、采后处理、销售于一体的花卉企业,作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龙头企业”,公司拥有“研发-种苗培育-鲜切花种植基地-采后处理及冷链运输-国际国内终端直销”的完整产业链。
在本届农产品博览会中,“吉祥云南美”作品体现“云花”目前已由“千军万马”、“千家万户”分散种植向高标准种植、集约化发展的产业链模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