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新区长城西大街的景色分外怡人,告别了“大水漫灌”的传统绿化浇灌方式,如今,芳草萋萋的绿地里,一根黑色橡胶软管喷涌出串串水柱,散落在草地上,细密的水珠滋润着绿地,也给过往行人带来丝丝清凉。记者从高新区城管执法局了解到,今年,该局将对市民广场、明珠东路等辖区广场和主干道两侧绿地实施喷灌改造,目前长城西大街已完成改造,实现节水30%到40%。
据了解,长城西大街两侧绿地长6000米,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今年,高新区投入20余万元在该绿化带设置喷灌设施,在绿地中新建14口灌溉井,并铺设10余根75米到100米长的微喷管。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根根黑色的橡胶软管穿过草地,软管上每隔几厘米就有一个小孔,串串水柱喷射出来,然后散落在草地上, 这就是喷灌技术。高新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使用这项喷灌技术可使水覆盖园内全部草坪,水滴喷洒均匀,渗透性强,不会出现积水现象,也不会出现坡地上干下涝的现象,大大减少灌溉中的地面径流,在喷灌过程中,空气中水含量增加,有利于改善植物生长的小环境,而且喷灌雾化的水汽可达到除尘净化空气功能, 形成独特城市景观,并有效避免水车浇灌喷洒溅溢,给行人造成不便,以及洒水车阻塞交通等问题。
“实行喷灌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节省水资源和人力。”负责长城西大街绿地养护的大好河山景观材料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宁说,在他看来,喷灌技术前期投资较大,但能“一劳永逸”,用一次设计和一次投入就可长期使用。王宁介绍,使用传统浇灌方式,200多平方米的绿地每天需要载重15吨的洒水车浇两车水,现在实行喷灌以后,一天只要浇两小时就能浇透,节水量可达到30%到40%。同时,喷灌设备操作起来十分简单,仅需一人控制阀门即可,而传统方法浇水至少需要一部水车,一位司机和一位控制喷水管的工人,因此至少节省50%人工,具有较高的绿化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