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渔业是典型的高风险产业,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特别是海洋捕捞业和养殖业,最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造成的损害。渔业保险对于从事渔业行业的人来说,尤为重要。近年来各地相继实施各种策略,确保渔业保险能够顺利的“登上渔船”,为广大渔业从事者带去福音。
深水网箱养殖(三农B2B网原配图)
上海 创新农险合作模式
2010年,为探索建立健康可持续的高风险业务经营运作模式,按照虾农自愿参加、政府政策资金扶持、保险公司风险技术支持的原则,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信农险”)尝试在青浦区开展南美白对虾保险互助运作模式——由各家参保的虾类养殖合作社成立水产养殖合作联社,设立理事会及各类合作联社制度和章程,对养殖及投保等进行规范。
与一般农业保险收取保费、提供保障不同的是,互助合作模式更多发挥了合作联社内的自治功能。以出险查勘为例,一旦有虾农出险报案,合作联社的理事会成员会先到现场查勘,进行初步排查,确实属于理赔范围内的,再通知保险公司核保定损。一方面虾农之间对受损情况的判定更专业,另一方面也节省了保险公司查勘人员的人力成本。
目前,安信农险南美白对虾互助制保险在青浦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后,随即在金山区和奉贤区两个水产大区推广,参加互助运作的合作社成员从最初的15家发展到2013年已超过40家,承保面积3万余亩,约占安信农险当年总承保面积的26%。同时,互助合作模式使得承保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年赔付率低于 60%,大大低于全上海市此类险种70%以上的赔付水平。
而对于养殖户来说,加入互助合作联社后,虾类养殖的利润也在逐步提高。2013年,互助合作联社内虾类养殖亩利润8022元,比往年增加了2800元。
浙江:渔业基础设施或将纳入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
今年7月,浙江省渔业互保协会在嵊泗、平阳、椒江三地开展了《海水养殖互助保险试行方案》的试点工作。目前,已有浅海贻贝、深水网箱、浅海紫菜养殖等3个品种纳入试点,并已经历”菲特“台风的考验。
浙江省渔业互助保险协会协会理事长刘向东告诉笔者,未来五年协会的主要目标是使登记在册海洋机动渔船和捕捞下海渔民雇主责任互助保险实现全覆盖,并且争取将渔业基础设施,如沿海渔港防波堤、挡浪坝、渔业码头、水产养殖设施和渔船修造企业等纳入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同时,使水产养殖互助保险和养殖渔民意外伤害互助保险覆盖面达到50%以上。
据介绍,浙江是海洋渔业大省,渔业人口118万,渔业劳动力80万,渔业船舶5万余艘,约占农业产值30%的渔业产业是沿海渔区群众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浙江又是台风、风暴潮、巨浪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渔业经济损失巨大,渔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现象屡有发生。
据了解,截止至2013年10月,过去五年里浙江全省累计参保渔民60多万人次,参保渔船超6万艘次。协会为渔业提供风险保障280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