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翡翠皇
三农B2B网讯 有专家说,产自大西洋的三文鱼,其不饱和脂肪酸每百克中高达842毫克,是鱼类平均值的3倍多,早成人类至爱。如今,这种鱼在广东东莞安家落户,并实现规模化养殖,现出口香港,广受市民青睐。
“世界工厂”的又一奇葩
在2465平方公里土地上,有隐藏于镇村之中的1.5万多家注册企业,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这些数量庞大的低端制造企业创造了当地的经济奇迹,成就了其“世界工厂”的盛名,这里,就是广东东莞。
转折发生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莞一个沉重打击。其后的5年间,随着海外订单的减少、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用工成本的提高以及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东莞的工厂逐渐失去了往日的优势,陷入“低端制造之困”。
但东莞热力依旧未减。2011年5月,三泰环保渔业有限公司相中了这块曾创造许多中国奇迹的热土,开始运筹帷幄、划地选址、大兴土木,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投资近九位数,在东莞市茶山镇建起了一座占地24000平方米的工厂式养鱼场。
据企业介绍,公司现投入养殖的28个90平方米的鱼池,每池一年可产15吨鲜鱼,养殖产量是传统土塘养鱼产量的105倍。
工厂式的现代化养鱼场
4月24日,雨过天晴的东莞茶山,艳阳当空,天蓝如洗。在前往三泰环保渔业公司开展工作调研的路上,东莞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陈文对我们说,三泰推出的AEFS养殖系统,是一套在现时代很具推广价值的科技创新,既为低附加值产业如何转型提供了参照,也为实现土地集约化生产树立了样板,同时,对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对最终产品的可行、可控、可信提供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步入树木葱茏、绿草如茵的三泰养鱼场,数十米高的全封闭厂房迎面矗立,展示区、办公区、实验区、养殖区、污水处理区和饲料库、药品库等相连相通又各为一体。乍一看,这仿佛是家现代化的科技公司,完全打破了我们对以往养鱼场的传统印象。在三泰的展示区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介绍:世界海洋渔业的产量1950年是1.680万吨,2010年是7.740万吨,如过度捕捞依旧持续,科学家预计所有海鲜会在2050年消耗殆尽。该公司营运总监刘鲁彬介绍说:“基于这个观点,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将是超现代的。”
刘鲁彬是马来西亚人,祖籍广东梅州,他的性格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既文质彬彬,又快人快语。“先看看我们的养殖区吧,边看边聊,既直观也生动!”随即,他带着我们来到了消毒隔离室,招呼大家穿上鞋套,双手清洗消毒,再进风淋消毒室作短暂停留,这才步入进养殖区内。他说:“为保证养殖环境的安全卫生,就连工作人员每次进入渔场也要进行这样的消毒程序,呵呵,无一幸免。”

翡翠皇实现工厂化养殖。高博/摄影
我们看到,鱼场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加工车间。刘鲁彬说,这里有三种鱼池:鱼苗隔离池、成长池和吊水池。每批进入场区的鱼苗,先要经过检验检疫局和公司的双重检验合格后,才投放到鱼苗池中进行一个月的隔离观察,之后再将达到规格的鱼苗投放到成长池中继续养殖,当鲜鱼达到市场所需规格时,就投放到吊水池中,进行两周净化隔离,这就是整个养殖生产流程。目前,整个生产过程都采取了数据化管理,各车间独立分隔,以避免交叉污染。鲜鱼的每个生长阶段,都是可视可控的,在办公区的视频监控室里,可以随时监控到各个车间鲜鱼的生长活动情况。
刘鲁彬带我们进入的1号养殖间,是专门用作参观见学的场所,与其他的养殖间别无二致。置身其间,这里温湿度明显要高于室外。刘鲁彬指着鱼池说:“像这样的标准鱼池有28个,每个90平方米,根据投放时间的不同,就像按大小个站队一样,被分养在不同的池中,即将上市的成品鱼每池可容纳3000尾左右,按一池可出三季成品鱼计算,每池年产鲜鱼15吨,合计全场年产400吨。按我们场所占土地面积推算,每平方米产量是同等面积土塘产量的105倍。”
现场看到,养殖区的灯光并不明亮,所模拟的就是自然深水环境。这里恒温恒湿人工可控,池内模拟水流循环不止,含氧充裕。据说这种系统是利用地心吸力和微生物水处理工艺的合并,从而将池水不断循环再生净化。加之24小时紫外线灯的消毒保护,使各个阶段的鱼儿能随心所欲的激流畅游,无休无止。饿了,有人工定时定量投放专门为翡翠皇定制的纯天然合成饲料,一旦出现当时吃不完的漂浮饲料颗粒,工人们会随时打捞,作为肥料处理。技术总监彭鹏介绍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证每一条鱼儿吃进的饲料都是安全健康的,一旦饲料在池面漂浮过久,就会沾染细菌,对鱼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彭鹏还说:“我们养鱼的饲料人都可以生吃,养殖用水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包装用水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这些都是检验检疫局要求并经检测合格的,你说严格不严格。外面的鱼我现在基本不吃了,一是没有好口感,二是不安全。但我们养的鱼是经过了刺身认证的,不沾任何作料,可以直接生吃,而且香甜滑脆,待会请你们尝尝。凡是来我们这儿参观指导的人,不吃我们这的鱼,是不会放他走的。”
翡翠皇的特别“身份证”
在国内来说,“刺身级认证”还是一个新名词。正如我们以往所熟悉的许多经有关组织严格鉴定后核发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一样,该渔场的主打产品“3A澳洲翡翠皇”,是获得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检定中心为国内同类企业产品颁发的第一个“刺身级”认证的鱼产品,证明其不含有任何有害重金属、毒素、抗生素和雌性激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既肯定了“翡翠皇”的优良品质,也给未来同类的认证建立了标准。
“这个身份证可不是随便就能获得的。”刘鲁彬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很特别,既神秘又自豪。他还说:“目前我们这里只养殖翡翠皇这一个品种,由于它是热带海鱼,对水温等养殖环境要求很高,我们现在采用的也是当今最先进的全天候室内环保养殖系统,这是以水源循环再生模式,利用地心吸力以及微生物水处理工艺把池水再循环净化,力争耗用最少的资源,模拟出最优异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利于鱼类生长。”据说,不但在养殖环境上企业费了很多心思,就连喂鱼的饲料也都分成大小不同的多个型号,而且每个鱼池的用具也都是单独一套,避免了交叉感染。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检验检疫的监管做到了事无巨细,尤其是对水质、鱼苗、来源、饲料、用药的监管上。等鱼养到600克左右可以出货时,还要把鱼放在吊水池中,不喂任何饲料,让鱼排除腹中的一切杂物,并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才能出口。“那不会减轻重量吗?”刘鲁彬说:“这是肯定的,但鱼的肉质会收紧,吃起来会更有口感,更关键的是能够保证食用的安全性。”
走出养殖室,我们来到了核心技术(OAB先进污水处理系统)的水资源循环处理室,这里有三条分隔着的水池。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用过的水,利用天然牡蛎壳作为生物滤料,再加上臭氧、沙、活性炭过滤,以及紫外线(UV)消毒等先进处理程序来循环净化污水,使系统内水资源循环再生,实现零排放、零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