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龙虾,来源百度图片。
三农B2B网讯 5月13日一早,悦来镇村民李金国拎着5斤红到发黑的大龙虾赶到常久路麒麟大桥东侧的路口,那里,收龙虾的贩子正在给前来卖龙虾的村民一一过秤。鲜活的红壳大钳龙虾卖给贩子每斤20元,5斤龙虾是李金国攒了一周才凑到的。收起入账的100元,李金国与一起卖龙虾的农户闲聊,大家都感慨:这两年龙虾越来越难弄到,10年前不稀奇的东西,现在金贵到不少捕龙虾的农户自己都不舍得吃,全部卖给贩子。
价格越来越高
许多在乡下长大的80后都有过钓龙虾的美好回忆,十多年前,龙虾是再平常不过的家常菜,在市场上卖不出高价。龙虾成熟的季节,村民用蚯蚓做诱饵,在池塘边钓上一会,一大盘龙虾就搞定了。悦来镇忠义村徐国宾告诉记者,以往村里的每条沟河几乎都盛产龙虾,没时间钓龙虾的村民买来虾笼诱捕龙虾,有时一只笼内就要钻进10多只龙虾。“不知从何时开始,龙虾的营养价值频频被媒体报道,寻常龙虾突然抢手起来,城里人疯狂地爱上了龙虾,龙虾价格从每斤5元涨到8元、10元、12元、15元,今年上乘龙虾涨到20元,这还只是批发价,到了城里价格又上升一个档次,而到饭店做成菜端上桌,价格要翻上几番。”
捕捉越来越难
市场需求逐年增加,使捕龙虾成了一些农户的增收之道。悦来镇云彩村的李金国今年60多岁,捕虾已经15年了。亲身感受龙虾越来越难捕的他告诉记者,最近5年龙虾数量明显减少,许多小池塘干涸,有些水源受到污染。“以往虾笼放到水中早中晚一天查看3次,很少有落空的时候,每次多少能逮到龙虾,如今就算你放上肉皮鱼肠等引诱,一天查看1次还常常扑空。”捕龙虾的农户增多,也是龙虾难捕的一大原因。悦来镇元李村的施云祥告诉记者,今年村里一条200米长的河里密密麻麻下满了虾笼,这样子弄龙虾,龙虾自然一年比一年少。
吃客越来越多
虽然龙虾较之往年难以捕捉,价格也高出一些,但吃客们却并不在乎。记者观察发现,今夏城区许多饭店都打出了龙虾招牌,十三香、酱骨、香辣、清蒸等传统做法之外,冰镇、秘烤等新鲜吃法也一一被开发出来。应对价格上涨,喜食龙虾的杨小姐告诉记者,一个人经常吃不划算,但搭伙吃龙虾绝对经济。“邀上三五个好友,每次点10斤,大家都能吃过瘾,几个人轮流买单便能吃上好几回。”东洲市场一销售龙虾的摊贩告诉记者,他手上的龙虾全部从盱眙批发过来,个头大肉厚实,每斤在35元左右,比本地龙虾价格高出许多,但销路依然很好,主要还是爱吃龙虾的市民多。
发展龙虾经济
价格越来越高,捕捉越来越难,消费龙虾的市民越来越多,市场连年火爆,这些现象背后,其实都蕴藏着商机。我市包场镇镇东村发展起来的龙虾养殖、销售一体化模式十分成功,每年的四、五、六月是镇东村村民最忙碌的季节,成熟的模式每天吸引龙虾贩子进村收购,养殖户在家门口就能收钱。而这样的模式值得其他乡镇借鉴,海门中东部乡镇沟河密布,同样具备养殖龙虾的条件,龙虾一年比一年紧俏的当下,能够养殖出龙虾直供海门市区甚至长三角城市,较之现在稀松的收购模式要稳靠得多。当然,养殖龙虾绝不是容易事,有意创业的市民可前往镇东村考察学习,也可请求农业部门专家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