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翠湖淤泥中捕捉小龙虾。周明佳/摄

船房河里的小龙虾纷纷游到水面,引来不少捞虾的娃娃。李久红/摄
三农B2B网讯 5月5日,昆明市民在盘龙江边晨练时,无意间看到很多小龙虾浮上水面;5月8日,昆明市滇管局邀请了多家单位,共商捕虾大计。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虽然它的名字里带有“龙虾”两个字,但其实与真正的龙虾亲缘关系并不近。科学家发现,小龙虾的祖先与大龙虾一样生活在海水中,但后来它放弃了广阔的海洋,选择淡水生活。小龙虾的故乡在北美洲,主要栖息地是墨西哥湾沿岸,特别是密西西比河口附近的区域,也就是现在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作为一个神秘的外来客,有着北美血统的小龙虾,究竟是如何迈开它“侵袭全世界”的脚步的呢?
19世纪末,美国当地人开始大啖小龙虾。小龙虾的买卖从乡间集市上的小打小闹,变成了城市里的大宗交易。当时,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和巴吞鲁日都有小龙虾的专门市场。至今,这里的人们仍然热衷“麻小”。从那时候开始,小龙虾便迈开了“侵袭全世界”的脚步。现在,除了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陆都有小龙虾的身影。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小龙虾贸易量高达30万吨以上。
故乡在美国
就算是在小龙虾的故乡美国,小龙虾的名声也不好。原本小龙虾只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不知何时就“潜入”内陆干旱地区内华达州。
《纽约时报》报道,内华达州面积为650平方公里的塔霍湖,因为2.8亿只小龙虾的活动,导致湖泊富营养化,水质变坏。来自加州大学塔霍湖环境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塔霍湖湖水目前的能见度仅为21米,相比1968年31米的能见度,已足足少了10米。
面对这种状况,内华达州通过了一项法案,允许人们在塔霍湖内进行小龙虾的商业捕捞,并供应餐桌。
日本做跳板
小龙虾进入亚洲的时间非常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1920年,有人在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建立了食用蛙养殖场。1927年,有人从夏威夷带来了20只小龙虾,想将它们培养成牛蛙的饵料。另一种说法是1918年小龙虾就被引入日本。
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只用了短短几十年,小龙虾就“占领”了日本,包括北海道在内的一些岛屿之外的地方都发现了小龙虾的身影,甚至克氏原螯虾的亲戚日本黑螯虾,都快被它斩尽杀绝。
一只活的日本黑螯虾在宠物市场上要卖3000日元,而小龙虾的价格只有它的三十分之一。不过,日本人并没有把这种生长迅速的动物当成美味。
登陆进中国
小龙虾于1929年登陆中国,地点是南京附近。
由于缺乏详细的文献记录,对小龙虾引进缘由没有详细记录。有一种推测,可能是被当做宠物或者饵料引入。小龙虾有鲜红的外衣,有一定的美感。还有一种说法,小龙虾是二战时期日本带入中国的,就这种说法很多人提出异议。
小龙虾进入中国后便开始大规模“扩张”至全国,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从崇明岛到新疆……但其最主要的栖息地仍然是华东地区。
2005年,人们就在昆明市晋宁县等地的一些水田、池塘里发现小龙虾。随后,发现曲靖南盘江、红河哈尼梯田也有小龙虾的身影。近日,小龙虾再次现身昆明盘龙江,引起关注。
能很多人会奇怪,云南原本是没有小龙虾的,它们怎么能跑这么远来到云南呢?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组助理研究员杜丽娜说:“具体是哪种途径不好说,但肯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小龙虾的扩张能力没有那么强,单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扩散到云南的。
有一种说法是:晋宁县村民将其作为观赏虾类养殖后,因繁殖数量较多,而将其放生到自然水体中。然而,具体是哪种途径进入云南的,目前已经无从考证。“你看到的小龙虾是红色的,脚还那么大,但滇池里的虾,不管青虾还是白虾,只有死了后才是红色,可能有人觉得这种小动物很有观赏性,就从省外带到了云南。后来,就跑到自然水体里了。”杜丽娜表示。

扒开元阳梯田田埂上的小洞,小龙虾随手可捉。
一路攻城略地,小龙虾版图扩张神速
杜丽娜说,2006年~2008年她和其他同事在做一项调查时,发现只在滇池外围的一些农田里有小龙虾出现,滇池里还没有,盘龙江里也没有。
5月5日,记者在盘龙江边采访时,附近居民王女士说:“盘龙江里有小龙虾才是这两年的事情,但数量很多,去年水满时有人还用网兜捞,很容易就可以捞一桶。”
小龙虾不仅立足昆明,还扩张到了玉溪、红河等地。2006年底,红河州元阳县新街镇土锅寨村邻村的一个村民,从通海县带回几只小龙虾,放在梯田里养殖。到2011年,小龙虾已经扩张到元阳县新街镇等6个乡镇、35个村委会。
由于小龙虾喜欢打洞,水田里洞一多,四处漏水,元阳梯田的美景正受到威胁。
成“入侵”物种,威胁本土生物和堤坝安全
小龙虾来到云南,就像一颗种子无意间被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它们可能会与本土生物和谐共处,也可能会对本土生物构成威胁。
由于小龙虾食性很杂,它吃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乏时还自相残杀。所以,一旦水体里小龙虾繁殖过多,不可避免就会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