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牡蛎是我国养殖产量最高的贝类,2012年渔业年鉴数据:2011年全国牡蛎产量3,756,310吨,占全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约33%。但国内的牡蛎养殖技术近十几年都没有多大改进,仍是采用天然纳苗,附着基培养的方式养殖,人工控制力低,基本靠自然环境养育,所以采苗和养殖均受环境影响很大。如何让我们国牡蛎养殖减少营销,增加产量?法国单体三倍体牡蛎的引入,或者能解决这个问题。
单体三倍体牡蛎育苗技术被引入国内
据国家贝类技术产业体系病害防控岗位专家王江勇介绍,单体牡蛎是指单个游离的、无固着基的牡蛎。单体牡蛎不用附着生长,外壳干净,生长较整齐,商品价值当然高。牡蛎在繁殖季节由于产卵、排精等活动,软体消瘦,品质受到较大的影响。三倍体牡蛎的性腺发育差,周年保持较高水平的糖原含量,一年四季鲜美肥满,且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死亡率低等优点。
单体三倍体牡蛎兼具三倍体与单体两者的优点,使其既具有三倍体牡蛎育性差、生长快、品质好、繁殖季节死亡率低等优势,又具单体牡蛎大小均匀、壳形美观的特点。这样的牡蛎商品价值高,在高档消费市场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我们目前计划引入法国的三倍体单体养殖技术,现正筹划在广东建一个三倍体苗种的生产基地。
[page]法国单体三倍体牡蛎育苗技术的引入,或将大大促进我国牡蛎养殖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法国牡蛎在超市的售价每个一般在十欧元左右。国内的牡蛎产量虽然大,但是价格也就是几元一斤,在餐桌上20~30元就有半打(6只)。专家预测,如果国内养的牡蛎也能走这种高端市场,利润肯定是有的,也就不用担心人工牡蛎苗育苗没有市场和利润了。
再者,引入单体三倍体牡蛎育苗工艺,有利于提高养殖的牡蛎苗种质量。这几年,虽然国内牡蛎产量仍保持一个比较可观的数量,但是沿海的天然采苗场受内源环境污染,可采到的苗量在减少,而且质量不好,伴生很多杂苗,许多养殖户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一旦苗种来源不稳定,对整个牡蛎养殖业将会造成很大的打击。现在已有部分企业和协会在积极探索如何人工培育质量较好、产量稳定的牡蛎苗。单体养殖模式的引入,也有利于改良国内牡蛎的养殖模式。
好的苗种再加上好的养殖模式,最终将提高养殖商品的品质。三倍体牡蛎生长速度较快,在海水中养殖的时间就可以缩短,也减少了养殖风险和牡蛎体内污染物的累积,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也能产出商品外形美观的牡蛎。
如果技术引入成功并顺利地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将大大促进我国牡蛎养殖产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