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渔业争端折射生存之困 转变经营或致渔民新生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渔业争端折射生存之困 转变经营或致渔民新生
发布日期:2012-10-23 09:20:14  浏览次数:18

  有媒体报道,16日15时10分许,韩国木浦海洋警察署所属“3009”舰在全罗南道新安郡黑山面红岛以西北90公里海上发现30余艘“非法捕捞”的中国渔船。双方冲突中,一名中国船员被韩国海警发射的橡皮子弹击中身亡。

 

  类似这样的报道,大多数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近几年来,在东海、黄海和南海,中国渔民遭到外国警察拘捕的事件频频发生。为何事件中屡受伤害是我国渔民,而每每渔民却“铤而走险”?事件背后折射出来的是,由于国内近海渔业资源的持续衰退,造成渔民的生存困境。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就因过度捕捞而枯竭。生产能力过剩和现代化渔具的使用是罪魁祸首。短短几十年间,中国的渔船数量由过去的几百艘,增加到了28万艘。尽管政府对此曾实行对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数实行总量控制(简称“双控”)制度,但收效甚微。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我国每年的6-9月,政府有关部门对从事海洋捕捞作业的渔民实行2-3个月不同的休渔期,以此来保证海洋水产资源正常繁殖、生长与发育,形成海洋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许多地方相关部门缺乏监管,执法力度不大,致使休渔期仍然没有停止捕捞作业。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过度的海洋资源开发,也是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加剧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来自国内媒体的一份调查显示,近海环境“沦陷”是中国近岸开发普遍过度的“苦果”。其中,仅重工业化布局而言,从大西南出海口北部湾一直往北,“大码头、大化工、大钢铁、大电能”到处点火。广东、江苏、上海等地都在向石化工业区的目标大步迈进。

  此外,在地方短期利益驱动下,正在形成对岸线盲目抢占、低值利用的局面,沿海港口发展和临港工业基本都是靠围填海形成。

  多重掠夺式发展,令渔民“失海”问题日益严重,他们的生存空间渐趋萎缩。

  那么,如何破解渔民的生存困境呢?

  一是加大力度引导渔民转产,让有条件的渔民“洗脚上岸”。我国家现在种粮有粮补,但海水养殖没有补贴。国家应大力扶持渔民开展水产规模养殖,并将养殖机械和海水养殖良种纳入补贴范围。这样,渔民的转产之路才会走得更顺一些,对传统黄金渔场的依赖也会减少许多。

  二是改变单纯的渔业生产经营方式,依托渔业资源,发展以休闲渔业为主的附加产业等,增加收入。目前,随着近海水产资源的减少,我国一些地方的渔民借机发展起了渔家乐,这种“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体验式”旅游方式受到很多游客的喜爱。同样,在旅游业的催生下发展起来的还有“海边大排档”等特色餐饮业。

  三是对待正常的渔业纠纷,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及时介入,确保纠纷依照双方均认同的原则尽快解决,使我国渔民的经济利益、人身权益不受侵犯。同时,可以加强对在近海从事捕捞作业的渔民的培训,使他们具备自我保护的法律知识和相关技能,尤其在纷争较大的近海,相关部门还要提供更多“贴身式”的伴航护渔。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长年生活在蔚蓝色国土上的渔民,无论是近海捕捞还是远洋作业,时刻承受着巨大的风险,他们的生存环境,理应得到关注和改善。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