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激发体系活力 助力乡村振兴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激发体系活力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19-03-01 08:47:00  浏览次数:32

——专访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崔利锋

  编者按:近年来,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中发挥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为推动渔业转型升级、渔民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新一阶段,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有哪些?“渔技员”将如何更好服务渔民、支撑产业?

  本报记者韩超

  近日,农业农村部下发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围绕乡村“五个振兴”,聚焦渔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强化职能、稳定体系,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建强队伍、充实基层,逐步建成职能明确、运行高效、装备优良、服务到位的新型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和结构合理、技术精湛、作风优良、业绩突出的新时代水产技术推广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现代渔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崔利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意见》的出台是深入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和全国渔业转型升级推进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为明确乡村振兴战略下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新使命、新任务,强化工作部署,激发体系活力,充分发挥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在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当前地方各级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意见》为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稳定职能、开展工作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政策支持。

  以下请看专访实录:

  当前水产技术推广工作面临怎样的新形势,推广体系和队伍建设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

  崔利锋: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央农办召开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些都对渔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去年召开的全国渔业转型升级推进会,对表对标十九大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渔业强国的目标,对新时代渔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作为渔业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和推进渔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中,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其公益性职责是其他市场化主体无法替代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内,各级机构原隶属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在本轮机构改革当中绝大多数将统一划归农业农村部门,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在机构改革之中,巩固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稳定人员队伍,统筹谋划新时代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发展思路,把握主攻方向,为助力乡村振兴和促进渔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做出新贡献。

  在此,我们也希望各级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能够给与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更多关注,加大“一个衔接,两个覆盖”政策落实,明确水产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职能和推广机构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定位,巩固和稳定体系机构、职能、编制、人员,健全建强县级站,合理布局“三权”归县区域站,在基层农技综合站中明确水产推广专职岗位和人员,为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更坚强的保障。

  《意见》中提到“强化现代模式引领,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在支撑水产养殖业发展方面,未来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将有哪些新作为?

  崔利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十八大以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紧紧围绕“四转变”“四调优”要求,落实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八字诀”,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在技术示范、模式引领上取得新进展。如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打造的集装箱养殖模式,列入2018年十大引领性农业技术,全国建设示范基地50多个,累计在21个省份推广养殖箱体1300多个;稻渔综合种养方面,体系编制发布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标准,在20余个省份组织宣讲与培训,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推广2500多万亩。

  今后,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将在建立现代养殖技术体系和技术模式上发挥主导性作用:一是加强绿色养殖模式集成示范,重点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一批现代渔业生产模式和渔业关键技术,力争在五年内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0个,集成示范渔业主推技术50项;二是加强现代水产种业服务,依托水产推广体系试验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水产新品种生产性能测试基地,通过新品种中间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示范推广一批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水产养殖新品种,推动“育繁推”一体化;三是以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为依托,建设渔业品牌化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联合开展品牌推介、产品展示、技术发布、经济分析等产业促进活动,协助各地培育一批水产特色区域公共品牌,促进渔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渔业扶贫开展如火如荼,出现了不少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明星项目”。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在助力精准扶贫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崔利锋:当前,通过技术示范与模式引领,渔业产业扶贫也进入到新的阶段。总站在云南元阳县哈尼梯田扶持建立的8000亩稻渔共作示范区,辐射带动3万亩,建成首个水产良种场,满足2万亩梯田供苗需求,推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900户、1.6万人实现增收,示范区年人均增收1200元。集装箱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等示范推广项目,也在环京津冀地区、武陵山区、新疆、西藏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中为当地群众脱贫解困发挥了良好作用。

  根据《意见》,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将进一步承担好技术帮扶指导工作,做好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技术指导,结合扶贫地区资源优势、渔业产业特点和民族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构建稻渔综合种养、集装箱养殖、盐碱水养殖、生态休闲渔业等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支持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培育,开展贫困地区优质水产品市场对接和品牌推介活动。完成环京津对口帮扶、定点扶贫、片区扶贫及援疆援藏等扶贫重点任务,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请问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在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方面还面临哪些任务和挑战?

  崔利锋: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将是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深入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大力推广循环水养殖、大水面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水产养殖节能减排项目,倡导精准用药、减少用药,积极引导参与投放人工鱼礁、建设海洋牧场、苗种增殖放流等资源养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水产养殖业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问题,如水产养殖布局、品种不尽合理,一些落后的养殖方式仍然存在,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程度较低等。全面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任务艰巨,挑战与机遇并存。

  为此,《意见》也针对调整养殖结构、转变养殖方式、防控养殖疫病、提升养殖品质、提供技术支撑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履职尽责的全过程:一是要服务于调整养殖结构,加快培育、示范、推广一批优质、高效、多抗、安全的水产养殖绿色新品种;二是要服务于转变养殖方式,重点示范推广一批现代渔业绿色生产模式和关键技术,如在内陆推广池塘和工厂化循环水、大水面生态养殖、稻田综合种养和盐碱水养殖,在近海推广贝藻间养、立体生态养殖,在深远海推广深水网箱、大型智能平台养殖;三是要服务于防控养殖疫病,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提高重大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理能力;四是要服务于提升养殖品质,推动各地建立健全水产养殖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组织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继续开展水产主养品种致病菌的药敏性普查和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加强水产养殖用药指导。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特别是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意见》中提到要加强新型职业渔民培育,请问具体有哪些举措?

  崔利锋:截至2017年底,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共有机构12305个,推广示范关键技术4304个;指导水产养殖面积365万公顷,人均指导面积110公顷;服务和指导渔农户123万户;开展渔民技术培训15894期。据统计,全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每年培训渔民多达100万人次以上。

  人才是强农、兴农之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求人才。

  下一步,推广体系将充分发挥基层渔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通过项目合作、部门协作、农企联作等方式,加强技术推广服务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遴选培养,在基层培养出一支高素质“一懂两爱”水产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加强新型职业渔民培育,围绕乡村现代渔业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新型职业渔民培训,引导渔民通过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增强就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新主体双创人才培养,加大新型职业渔民、新型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渔场主、渔业职业经理人、渔业社会化服务骨干等实用人才培养力度,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渔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