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我国扶贫开发非转型不可了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我国扶贫开发非转型不可了
发布日期:2014-09-14 09:54:00  浏览次数:30

  区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三性叠加”,给我国现阶段的减贫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给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队驻村帮扶,一户一策针对性帮扶……眼下,精准扶贫在广大贫困村如火如荼地进行,扶贫开发转型正当时。

  回顾历史,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产经营制度改革,乡镇企业风生水起,到上世纪80年代中叶之后制造业“雁型”梯次发展,再到新世纪以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一直是我国大规模减贫的重要动力。特别浓墨重彩的是,从1986年开始,政府主导实施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我国取得了堪称全球典范的减贫成就。

  长期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以项目扶贫为主要形式,以工程实施为重要载体。这些做法对我国取得的减贫成效功劳很大,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就是精准度不够导致减贫效率不高。虽然强调到村到户是一贯的,但由于扶贫工作对象大而化之,很多扶贫措施大水漫灌,不少资金都用到了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没有太多直接关系的项目上,减贫效率打了不小的折扣。

  我国现阶段的贫困,区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三性叠加”,连片特困地区问题突出,贫困人口分布相对分散,致贫原因复杂,返贫现象多发,减贫难度不小。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GDP增长减速,产业结构提质升级对劳动力提出更高要求,新时期减贫工作挑战很多。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快补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这块“短板”刻不容缓。扶贫开发已到了非转型不可的时候,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如何转型?方向已明,那就是精准扶贫。首先要搞清楚谁是扶贫对象,他具备怎样的发展条件,有哪些发展需求。当前全国正全面开展贫困户、贫困村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这项工作事关公平正义,事关精准扶贫基础是否牢固。笔者采访发现,一些贫困村的贫困户识别工作,没严格按照程序,群众参与度不高,一些“应扶未扶”的贫困农户存在“找后账”的可能性。扶贫对象识别迫切需要做得更细更实,经得起检验。

  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出来之后,下一步要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认真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力量扶持。这个过程事关减贫成效,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如何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各地需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

  精准扶贫要取得好成效,最终要靠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如何落实?精准管理是关键。扶贫资金、项目都要管好用好,每一元钱都要用于真扶贫,“把钉子钉准”;贫困群众不稳定脱贫,帮扶工作就不能撒手,“把钉子钉牢”;对贫困县各项扶贫工作量化考核,奖优罚劣,真正发挥“指挥棒”作用,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当前,精准扶贫正全力推进,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扶贫开发任重道远。只有与时俱进,转型升级,减贫才能不断迈上新台阶。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14日 11 版)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