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上看,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一部中原农耕史几乎就是中国农业文明的缩略本。从现实来看,每10碗中国粮,有一碗产自河南;每4个馒头,有一个用的是河南面粉,凸显了中原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请看——
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河南省滑县产业集聚区寺庄村麦田里作业(资料图片)。时昌宁摄
本报记者 唐园结 何兰生 张培奇 冯克 李飞
千里沃野,万顷平畴,“中原粮仓”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版图中贡献突出,奉献巨大:
每10碗中国粮,有一碗产自河南;每4个馒头,有一个用的是河南面粉;
2013年,1.2亿亩中原耕地上收获了1142.7亿斤粮食,解决了近1亿常住人口的吃饭问题,还外调400亿斤原粮和制成品;
到2020年,为养活中国人,中国粮食总产量须比2009年增加千亿斤。为此,河南主动承诺增产3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龙头强劲,产业集群,“国人厨房”一词标注着河南农产品加工强省的扛鼎地位:
中国人每食用两根火腿肠,就有一根来自“双汇”,每两个速冻水饺,有一个来自“思念”,每5个汤圆,有3个来自“三全”;
小麦年加工能力占全国30%,速冻食品加工占60%,肉类加工品占全国市场份额70%;
2013年,全省3.4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规模以上近7000家,创造了1.65万亿元营业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4强,当之无愧河南第一大支柱产业。
“三促两化”,先试先行,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城乡一体化探索经验典型:
在促进产业集聚、城乡建设、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和农民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探路子、攒经验,2005年起,先后确定鹤壁、济源等7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和新乡、信阳两个实验区;
2009年以来,相继规划建设郑州、开封、洛阳等16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舞钢市率先推行全覆盖、无缝隙的全民医保制度;义马市取消农村建制,涉农集中社区实现城市化管理;鹤壁市取消农业户口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