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种植大户变身家庭农场主 发展的坎儿在哪里?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种植大户变身家庭农场主 发展的坎儿在哪里?
发布日期:2014-10-21 09:04:00  浏览次数:23

    编者按

    日前,李克强总理在粮农组织的演讲中指出,要依托家庭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更好地“供养中国”,也会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由此可见,家庭农场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和发展方向。然而,土地流转周期的不确定性、劳动力稀缺和融资困难等问题影响着家庭农场的进一步发展。本报记者来到四川省丹棱县,就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调查,为读者带来了丹棱的经验及困惑,希望能与读者分享,并一起为他们出谋划策。

    刘子刚是四川省丹棱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年3月26日,他率先拿到了家庭农场的工商执照,正式从种植大户转身为家庭农场主。如今,丹棱县已注册家庭农场近100家,在水果、茶叶、藤椒、林业、养殖等领域都有分布,但其中超过70%由种植大户转变而来。同样作为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为何纷纷转身家庭农场主?抉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家庭农场主们正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记者进行了调查。

    1为啥要当农场主?

    对于40岁的刘子刚来说,想当农场主的愿望早在10年前就萌芽了。2004年,他通过层层选拔远赴日本一户家庭农场务工,见识了日本家庭农场的精细化管理与科学耕种技术,更惊叹一户小型家庭农场每年所创造的收益。“得知中央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我兴奋得不得了,第二天就到县工商局咨询办理手续。”刘子刚说。

    如果说刘子刚对家庭农场的好感来源于其留洋经历,那么对于谢林而言,则是一次更现实的身份选择。30多岁的谢林勤劳精干,服装批发生意做得有声有色。2012年,他说服家人,返乡创业,流转了近300亩土地建起了葡萄园。

    朋友开玩笑说:“你又回去当农民了啊!”对此谢林并不认同。“从土地流转、农业设施建设再到种苗、农资的购入,我们投入了几百万元,这绝不亚于一个中小型企业的资本规模。”他心里不服气,打算注册一家公司,但在得知家庭农场也可以通过工商注册获得法人主体资格后,他又犹豫了。“家庭农场给了我们新的身份。”谢林表示,再三权衡后,他放弃了注册公司的想法,成为了一名家庭农场主。

    而种了十多年葡萄的老骆则是被女儿美霖推着进入农场主队伍的。2013年,重点大学毕业的美霖不顾父母反对坚决辞掉工作,四处拜师学艺,决心要将父母的葡萄事业做大做强。在钻研葡萄栽培技术的同时,这个27岁女孩也十分关心农业政策。

    说服父母注册家庭农场显示出了骆美霖的政策判断能力。2013年6月17日,科美家庭农场正式注册登记。当天,丹棱县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将从县农发资金中安排200万元用于发展家庭农场,并从主体资格、经营规模等各方面明确了家庭农场的注册条件。

    在政策引领下,2013年下半年,丹棱县家庭农场注册数量不断增长,发展速度大大超出政策制定者预期。根据《意见》确定的发展目标,2013年培育家庭农场10户以上;2015年累计培育家庭农场50户以上;2017年累计培育家庭农场100户以上。但到目前为止,丹棱已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已近100户,其中超过70%来自于种植大户。

    “政策利好刺激了前期人才储备的释放。”丹棱县委副书记、家庭农场领导小组组长郭红认为,基于丹棱县多年来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了一定数量的种植大户,这些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而且其政策接受能力也被低估了。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