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突破粮食丰收的“水瓶颈”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突破粮食丰收的“水瓶颈”
发布日期:2014-11-30 07:54:00  浏览次数:19

  粮食怎么保?水利谁来干?欠账怎么补?新时期水利改革直面新难题——

  突破粮食丰收的“水瓶颈”

  大旱为何粮食丰收?

  水利对粮食贡献率40%以上。投入机制的改革是关键一步,政府主导补欠账,农田水利投入创新高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今年尚书成领教了“命脉”的厉害。

  河南许昌县是产粮大县,老尚所在的尚庄村都是种粮好把式。今年麦收过后,村里不少人种上了良种玉米。“种子好,可老天爷不给力,电视里说是60年一遇大旱,反正我没见过这么旱。”尚书成说,“河里没水,玉米长得像蒜苗,还能有啥收成?”

  正当大家着急上火时,国家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完工了,一眼眼新机井派上用场。“真是救命水!一眼井能管50亩,透透地浇了两水,玉米缓过来了。”尚书成说,到秋收算账,他的8亩玉米亩产都上了千斤。老尚感慨:有工程抗大旱,没工程只能瞪眼看!

  粮食生产,基础在水。中科院的研究表明,在影响粮食产量的诸要素中,水利的贡献率达40%以上。

  然而,新时期农田水利遇到发展困境。“两工”取消后,农田水利投入年均减少2000多亿元,水利谁来干?韶山灌区管理局副局长文求辉坦言,尤其是大量田间工程,国家投入少,基层干不起,农民干不了,渠道年久失修,严重淤积,灌区受益面积萎缩了20%。

  水利部农水司司长王爱国表示,投入机制的改革是关键一步。新时期农田水利投入要坚持政府主导与广泛吸引社会投入“两手发力”,一方面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另一方面又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

  顶层设计给力。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将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到2013年,中央统筹资金达165亿元。各地不断探索,湖北各级财政按季度计提农田水利资金,到目前累计投入19亿元;贵州按土地出让收益12%计提,下大力气补短板;山西对灌区末级渠系每公里补贴2万元。

  投入真金白银,农田水利实现恢复性增长。2011年至2014年,水利口安排的农田水利中央投资1379亿元,年均投资规模是“十一五”的3.76倍。中央投入“四两拨千斤”,去年全国农田水利投入创历史新高,达到2000多亿元。

  抗旱保丰收,水利功不可没。水渠修到哪儿,农机、农技跟到哪儿,湖北房县粮食迎来“十一连增”,下茅坪村农民杜世莲说:“引水入田,旱涝保收,种一季变成种两季,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99%,低产田成了吨粮田。”

  一座座塘坝清淤加固,一条条渠道伸入田间,农田水利打通“经脉”,滋润广袤的希望田野。4年来,全国通过实施大中型灌区改造、小农水项目,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近600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9000万亩,新增粮食产能300多亿公斤。这些项目区,成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保障。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