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奶农倒奶折射奶业困局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奶农倒奶折射奶业困局
发布日期:2015-01-12 08:50:00  浏览次数:17

奶荒、奶剩交替,“卖奶难”近期再度发生

奶农倒奶折射奶业困局

本报记者 冯 华

   对不少人来说,媒体对上一轮“奶荒”的报道似乎刚过去没多久,市场上又出现奶源过剩现象。由于“卖奶难”,养殖户倒奶、卖牛的情况时有发生。近期为何“卖奶难”?奶荒、奶剩为何频繁交替发生?“卖奶难”折射了中国奶业发展面临的哪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协会。

  为何“卖奶难”?

  进口奶粉激增,乳制品消费市场低迷

  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近期全国生鲜乳价格持续下降,2015年1月第一周全国主产省生鲜乳价格为3.67元/公斤,同比下降12.4%。一些乳品加工企业限收停收生鲜乳,国内部分地区发生“卖奶难”问题。

  专家分析,近期造成“卖奶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国际奶粉价格持续走低,进口奶粉激增。据介绍,去年以来一吨进口奶粉到岸价比1吨国产奶粉低1万元左右,乳品企业转向更多使用进口奶粉作为加工原料,减少了对国内生鲜乳的使用。2014年1月—11月,我国进口奶粉88.4万吨,同比增长20.2%,奶粉进口快速增长,加上2014年国内生鲜乳产量增长5.2%,造成近期奶源相对过剩。

  其次,近期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低迷,增长缓慢。2014年1月—10月乳制品总产量2198.8万吨,同比下降0.04%;其中液态奶1993.1万吨,同比仅增长0.72%。消费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导致原料奶出路不畅,乳品企业不愿意敞开收购。

  据预计,受乳品企业库存奶粉较多、乳制品消费增速下降以及国际市场预期增产降价等因素影响,乳品企业收购生鲜乳的积极性仍不高,养殖小区和散养户仍将面临较大压力。

  针对“卖奶难”现象,农业部已于1月7日下发《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地方农牧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确保奶农利益、稳定奶业生产;并派出督导组赴河北、山东、山西等奶业主产省检查指导。

  奶业为何起伏波动?

  养殖和加工脱节,奶农处于弱势地位

  近年来,我国奶源生产出现奶荒、奶剩交替发生现象。2013年和2014年先后经历了奶源紧张、乳品企业争抢奶源、抬高奶价和奶源过剩、乳品企业压级压价、拒收限收的波动。奶业生产的波动起伏,既有进口奶粉冲击的影响,也有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作用。

  专家表示,我国乳制品供应国际关联度较高,国内生产受国际乳制品价格和进口数量影响较大。2008年—2013年,我国进口乳制品从35万吨增至159万吨,年均增长35%,特别是进口奶粉从10.1万吨增至85.4万吨,年均增长53%,奶源自给率从95%降至78%。价格方面,在国际市场价格上涨时,我国奶业发展平稳,而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就会波及国内生产。

  更重要的是,乳品企业和奶农利益机制没理顺。世界其他奶业发达国家大都实行养、加、销一体化经营,养殖、加工、销售各环节利润分配较为合理,因此养殖数量和产量也比较稳定。但我国奶业先天不足,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脱节,一体化经营的企业数量不多,乳品企业只管加工,掌控生鲜乳的收购权和定价权,奶农只养牛,处于弱势地位,乳企往往在奶少时抢奶、奶多时限收拒收,多年来已形成奶业发展的一个怪圈。

  此外,奶业生产受消费、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年度间有一定的波动。2013年全国牛奶产量为3649万吨,同比下降5.7%。预计2014年牛奶产量3838万吨,同比增加5.2%。这些都对市场供给和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