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各美其美寄乡愁——代表委员畅谈新农村建设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各美其美寄乡愁——代表委员畅谈新农村建设
发布日期:2015-03-12 08:16:00  浏览次数:26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是社会共识。自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提出,近十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农村建设遇到了质量、能级和转型发展的瓶颈与困难——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下,人居环境仍需大力改善,特别是与城镇相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亟待提升。新阶段,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上找到发力点,迈出新步伐,两会代表委员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热议并建言献策。

  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因地制宜留住乡愁

  “如何迈出新步伐?习总书记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这是给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要求。”中农办主任陈锡文委员认为新农村建设路径上可以与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推进,把握好新农村与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两者相辅相成、互惠一体、互相促进。同时他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不能大拆大建,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尊重农民的选择,用民主办法搞建设、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政府起引导作用。

  “个别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仍偏重于‘新村庄建设’,‘钱多盖房子,钱少刷房子,没钱立牌子’,更多着力于易见成效的村庄整治。”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许为钢代表认为当前农民向城市转移步伐在加快,新农村建设在规划上应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处理好农民眼前的现实需求,更要符合未来农村长远的需求。

  安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委员认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传统文化与城镇化规划的融合度不高,忽略城乡记忆和传统文化遗存的保护,拆旧建新,古旧建筑、人文景观等被毁,求高求大、千城一面,人工化、同质化痕迹明显等问题。“很多蕴含农村民俗记忆的符号正在轰隆作响的推土机声渐渐消亡。”

  “新农村建设规划不能脱离各地农村实际,不能一味照搬国外模式和城镇模式,要因地制宜,宜建则建,宜扩则扩,宜留则留,宜迁则迁,特别注意结合农业文明和乡村文化的传承,做好古村落、民俗村落和特色村落的保护性建设。”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委员认为无论是城镇化还是新农村建设,重视乡愁暗含的是对中国传统的回归,体现了民族文化自信心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珍惜。“建议提高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全局性、前瞻性,要与新型城镇化相协调,形成绿色城镇与美丽乡村或古村落保护相得益彰、各美其美的和谐美景。”

  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代表建议,在建设新农村同时,还要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变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和脏乱差的面貌。“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将农村的垃圾集中起来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动参与者。”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