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化改革加快现代种业培训班在北京举行,全国种业单位、企业同聚一堂,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现代化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发展的主题必须是“稳农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种业该提出怎样的思路?
不同企业的家底不同,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环境也不同,如何发展大家都有自身的考虑,但共同关注的话题也不少,政策要释放更多红利、资源优化提升效率、品种审定制度改革……在分组讨论阶段,参会的近百家种子企业分了3个讨论组,一一建言献策,期盼种业春暖花开。
政策利好
政策助种企走出春眠期,落地生根还是稍显不足
种业政策接连发力,国务院连续3年出台3个文件对种业工作进行全面细致地部署。在讨论中,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世良谈到了自己对政策落地生根的看法:“政策的多发催促种业春天的到来,政策多发时期恰好是种业处于低谷时,政策会让种子企业尽快走出春眠期,政策落地生根还是少了一些,投入和产出的比例还不协调,将来政策应该释放更多红利。”
种子企业如何迎接春天,让诸多政策温暖自己?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胡保民说:“要深化企业改革,适应新常态,把已出的政策吃透,企业内部朝着专业化的方向优化,建立专业化服务公司,打造专业性生产公司,建立企业与科研单位一体的科研平台,平台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还可以通过产权交易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
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玲也表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更要做有志者,借助深化改革的机遇,在企业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上下功夫,以种业发展的趋势为导向,在研发、推广上更加注重绿色增产、高效、安全,练就真本事,做一个受尊重的,对社会、对农民负责任的种业企业。”
主动赢得机遇,需要把握形势,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柏远智说:“公司母公司现在集中在并购、研发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做有价值有特色的公司,给研发团队定目标,把科研部门独立出来,科研机构引入风投,给科研人员分股,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农业的现代化包括生物技术应用、机械化、信息化等方面,种子公司要进入信息化行业,上市4年公司一直没有增发,一直在布局,希望在研发和信息化上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