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主菜”如何变“主粮”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主菜”如何变“主粮”
发布日期:2015-06-11 09:13:00  浏览次数:6

  宁夏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调查——

  “主菜”如何变“主粮”(走转改�一线调查)

  本报记者 朱 磊 刘 峰

  宁夏一直是我国马铃薯的重要产地。国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来,宁夏积极响应,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和自身优势,提出了实现马铃薯产品特色化、多样化发展,以市场化和产业化推动马铃薯主粮化的发展思路。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实现主粮化发展具备怎样的优势条件?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4月以来,记者从“马铃薯之乡”——宁夏西吉县开始了调研。

  产业——

  “金蛋蛋”富了西海固,解决了农民的“肚子”和“口袋”问题

  “丰年当菜,灾年当粮,土豆就是咱的金蛋蛋。”正是播种马铃薯的季节,宁夏固原市西吉县西滩乡黑虎沟村腰庄组,45岁的回族农户田虎良熟练地操作着播种机,在承包地里播种马铃薯。歇脚喝水的当口,田虎良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靠人工点播,两头牛犁地,连耕带种加施肥,4人1天最多种1亩多,现在机械化种植,4人1天可以种植10亩以上。”田虎良说,自己的40亩地,三四天就能播种完。

  西吉县,地处“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的马铃薯,很早就成为这里的主要作物。

  “这里只能靠天吃饭,过去以小麦秋粮和胡麻、荞麦、油麦等杂粮为主,年份好的时候,一亩地收入三五百元,如果降水不好,一毛钱都收不到。”田虎良心中有个账本:“如今种土豆,一亩地能收将近4000公斤,刨去各项种植成本,最少收入1000元。”

  2014年以来,西吉县推广连片种植,打造马铃薯产业带,建立了以西滩乡、将台乡、王民乡、吉强镇等4个乡镇为核心种植区的10万亩马铃薯产业带。西滩乡乡长袁荣富介绍,全乡共种植马铃薯59399亩,其中核心区种植21870亩,涉及黑虎沟、张村堡等6个村、22个组、876户。

  在整个宁夏中南部山区,解决农民的“肚子”和“口袋”问题,同样要仰仗于“金蛋蛋”。作为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这一地区每年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往往造成夏粮作物无法下种,即使勉强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也非常有限,在干旱严重的年份甚至会颗粒无收。

  “马铃薯能够规避干旱的影响,宁夏中南部山区的降水期与马铃薯需水期恰好一致。平水年份马铃薯平均亩产1500公斤左右,即使是干旱比较严重的年份,亩产仍能达到800公斤左右。特别是推广秋季覆膜和黑色膜垄侧抗旱种植等旱作节水技术后,与露地种植相比,平均亩增产一倍以上。从种植效益看,是小麦的好几倍。”固原市农牧局局长杨生智说,加快马铃薯主粮化,可以充分发挥马铃薯抗旱增产潜力,经济收益稳定,最得实惠的是老百姓。

  2014年,宁夏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66万亩,平均亩产鲜薯830.5公斤,折主粮166.1公斤,总产44.2万吨,占中南部山区粮食总产的25.7%,实现总产值21.7亿元,主产区西吉县马铃薯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