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江苏苏州市上浜村掘金“绿色经济”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园林 » 资讯 » 各地动态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江苏苏州市上浜村掘金“绿色经济”
发布日期:2013-11-09 10:17:57  浏览次数:35

三农B2B网讯 绕城高速黄埭出口以北,沿着埭锡大道一路向前,一个绿树成荫的村庄跃入眼帘:香樟、玉兰、榉树、含笑……犹如俊俏的迎宾者,目送着南来北往的人。这就是相城经济开发区最西端的上浜村,一个以绿化种植、养护为支柱产业的新农村。“绿色经济”不仅激活了村级经济,还带动了村里失地农民再就业。


香樟树种植(三农B2B网配图)


村民年均至少入账2万

身穿制服、戴着保护镜,午休结束后,67岁的朱根祥操起了割草机地毯式地为脚下一方地儿除草,“现在都机械化了,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养护工也惬意了些。”朱根祥在上浜村琳桥绿化公司干养护已经第五个年头,2.5万左右的年薪,再加上征地保养金等补贴,一年收入能超过3.3万,这让他很满意。


像朱根祥这样的“5060”失地农民,只要是愿意干、有体力,都能在琳桥绿化公司谋上差事。按照劳动密度、工作时间长短不同,低的能年入2万,高的3万也有。


说起琳桥绿化公司,朱根祥们都说是村里为村民们开辟的一条财路。上浜村是在相城区开发漕湖产业园时划入经济开发区的,400多户村民从此成了失地农民,年轻人大多成了企业员工,可一些缺少文化和劳动技能的“5060”村民成了失业者。2007年4月,从私企老板转行不久的上浜村村党总支书记朱金德看到漕湖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中有不少绿化工程,完全适应能吃苦的“5060”村民。于是,他自己垫资30万元资金,帮助村里注册成立了琳桥绿化公司,把全村20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5060”村民吸收进来,专门承接绿化工程,既为村里开拓创收渠道,又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



别地累赘树变身摇钱树

在组建琳桥绿化公司的同时,因经费紧张,上浜村还把目光盯上了周边开发建设中废弃的一些小树。这些树以前生长在乡村小路上,如今建设高标准的基础设施,这些树一时派不上用场,往往会在施工建设中被砍掉。精明的上浜人把村四周零碎的挖废地、边角地流转出来,办起了一个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苗圃,作为绿化公司的基地,把在别的地方成为累赘的小树移植过来,在苗圃里养着,并成立了苗木专业合作社。


经过精心培育,这些昔日的“累赘”树出落成一棵棵精品树,成了城市“绿肺”和景观带,为城市生态增添一抹亮色。同时,也激活了上浜的村级经济,打开了村民增收的渠道。


几年来,绿化种植养护变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琳桥绿化公司也成为村级经济致富增收主渠道。去年,上浜村实现村级销售收入6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约2万元。


在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上浜村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上动足了脑筋。


洋桥头自然村北部有一幢倒闭的废弃厂房,多年来一直空着。几年前,上浜村对洋桥头自然村实施老村改造,在商量如何处理这幢废弃厂房时,村党总支书记朱金德想到了把它改造成书场。上浜村还利用村庄环境整治中理出来的空地,为村民建造停车场、篮球场,还把姚湾里自然村南端一块荒废的宅基地改造成了村民文化广场。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