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曾是山西朔州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朔州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截至2012年底,绿化覆盖率达41.5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82平方米。如今的朔州,满目苍翠,水城相映,昔日“沙洲”变成了塞上绿洲。
山西朔州(三农B2B网配图)
2009年起,朔州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启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引擎”。因地制宜,朔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亲水、便民、增绿、添景”的原则,建设和改造了人民公园、平朔公园等城市大型公园,顺应民意,在城市街头新建了大批小游园。在城市道路景观绿化和林荫路建设上,全市61条主次干道栽植了以新疆杨、国槐、樟子松等适生乡土树种,栽植单排或多排行道树,形成了“一路一景、一街一品”的街道绿化格局。目前全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6.4%,绿地达标率86.2%。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为中心,朔州重点进行了环城绿化、荒山绿化、通道绿化、水源保护地绿化,同时加强城市郊野公园、风景林地和矿区生态修复建设,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力度,打造城市外环生态屏障。启动了神头泉水源保护工程,建设了“一山两河一湖”生态建设工程,形成山水相连、绿荫棋布的生态格局;持续6年实施西山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成为阻挡风沙的坚固生态屏障;平鲁区南山森林公园、西山森林公园和中煤平朔安太堡复垦工程,使原本荒芜的工业旧址变成城市“绿岛”,形成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郊一体”的绿化格局。
在居住区、单位庭院美化上,朔州尊重居民意见,以“可观、可享、可用”为原则,扭转了过去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的随意性,由“见缝插绿”向规划先行、求新求美方向发展。目前已建成了7个省级园林式居住区,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96.21%。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朔州市还大规模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力促城市环境全面改善。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了97.2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87.93%,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年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