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一道防洪江堤,去年3、4月份刚进行了绿化,可近日有市民发现,长势良好的背水坡绿化带,被铲得只剩下黄土。对此,相关部门解释:这里前后实施有两项工程,两个规划有重复部分,只得把之前的绿化换掉。(13日人民网)
民生工程要科学合理,避免重复浪费。新建绿化带仅存活了一年的时间即被毁,至少说明规划部门没充分论证调研,有失职渎职之嫌。此类事件并非孤例,一些地方的城市建设无休止,使得城无宁日,还浪费钱财,民众难免心存怨气。
规划具有前瞻性、预见性,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能朝令夕改,这就需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同时,要逐步改变规划部门一家独大的现状,对于因规划失误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和社会资源浪费不能简单的以“交学费”或“没有经验”为由加以掩饰,更不能让公共财政为之“买单”,必须让相关责任人付出应有的代价,严格监管和严厉问责。如果因乱规划造成的损失须由规划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自掏腰包的话,那还会出现拆了又建的绿化工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