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采后环节的欠缺一直被业界诟病为制约终端鲜花品质提升的主要原因。与品质分级、冷链物流、保鲜处理等相比,采后系统中的包装环节却一直没有受到关注。近两年,随着国内高端花店对高品质花卉需求不断加大,以及各国进口鲜切花科学、美观的立式带水包装带来的视觉冲击,运输包装环节也越来越受到企业与花店重视,但受到物流和成本两个因素的限制,立式带水鲜花运输包装还只是少数高端花店的“福利”。
与鲜花包装好后光鲜地摆放在花店中销售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运输中大箱式包装,不仅因严重挤压影响产品品质,高达20%至30%的产品损耗也让批发商和花店业主心疼不已。在运输包装环节,我国与花卉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以花卉包装袋为例:国内大多采用的是普通瓦楞纸和简易塑料袋,专业的包装袋不仅能吸灰尘,更增加产品的卖相。对氧气敏感的植物会设计专门的透气孔或微孔,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植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
其次,在日本、欧美等花卉发达国家,采用的大都是带水运输花桶,而这些不起眼的花桶其实科技含量十足:首先是受力系统,运输过程中磕碰与挤压在所难免,花束在水中可固定与均匀受力,其次是防漏系统,即使在搬运和运输过程中,立式运输桶出现倾斜或是平放,也不会导致漏水。“我们公司在日本全部采用的是立式带水运输,而目前国内空运的物流企业以及快递公司禁止带水运输,限制了花卉运输包装的推广使用。”绿翼贸易有限公司的修玲说。
成本也是限制运输包装大范围推广使用的因素之一,现在国内市场上带水立式花桶单只的成本约30元,可以反复使用。对大多数批发商或花店来说,都不愿意承担每枝花多出1元至2元的成本。据了解,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花企采用了带水运输花桶,这些公司大多是自身具有物流运输能力或较大的销售规模,可以规避运输和销售中的风险。
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算是业内带水运输的先行者之一,在昆沪冷链运输线中,他们对比过普通大箱式运输和带水立式运输,箱式运输的运送量要比立式运输多出一倍,而在经历30多个小时的汽车运输后,立式带水运输鲜花的品质要比大箱式运输高出一个等级。负责该公司昆明至上海冷链运输线的李鸿飞说:“要求使用立式带水运输鲜花的,无一例外是各城市的高端花店,也只有他们能负担更高的运输成本。”
青岛伊莱特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温绍峰谈道:“经营者选择这样或那样的包装一是为了市场,二是为了利润最大化。我希望大家能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花卉运输包装,若运输包装到了目的地不更换而直接作为销售包装的话,那么这个包装就不仅是保护花卉了,还有花卉公司的整体宣传理念、品牌打造、终端增值等作用,对于花店经营者来说,则可以节约大量的劳动力成本支出。但是眼下,国内的花卉消费还远不及美国、荷兰、日本等国,我们的花店把终端的销售包装作为利润获取点来看待,忽视了鲜花本身的价值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