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13年萧山花木展,三农B2B网采访组加入了一个“不速之客”——这位苗木经纪人在展会第一天“偶遇”了我们的记者,然后跟着我们四处奔波采访,然而,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却并不是他的表现和热情,而是他自己的从业经历:
十几年前,随着萧山逐渐成为浙江乃至签过花木行业的集散中心,当地人纷纷加入这个行列,而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翁也不例外,除了自己家里的土地,他还花高价租了其他人的闲散地,凑齐十来亩开始种植苗木,这样的规模虽然不大不小,却也承载了一家人的全部。
一段时间之后他的苗木陆续出圃,正好赶上苗木市场较好的时候,他也赚了不少,得到这样的鼓励之后,他再次投入资金,租了30亩地,再次种苗,似乎看起来,他会复制当地常见的种苗大户的经历。
但是,如同笔者所写“似乎看起来”,他磨掌擦拳,将家里的大部分资产投入苗圃,但是就在这时候,国内苗木市场持续走低,他的苗圃一下子无人问津,苗种在地里显得很尴尬:卖不出去,也不能荒废,只能继续投入人力物力维持,希望有一天苗木市场能够再度升温。然而尽管再后来花木行业牛市结束熊市到来,他的苗圃也依旧起色不大,和他同期发展起来的中小苗圃,也大都遇到差不多的情况。
“大企业们实力雄厚,面临政策优势也首当其冲的受益,但是我们这些小户,却都被困在当地,不被拖死都算是幸运了,哪还敢想往前发展啊。”他如此感慨。
他的这一番感慨让我们一群记者一时哑然。今年的萧山花木展,让我们看到了花木行业的美好春天,就如同这三月的杭州一样,新绿萌芽,花苞初绽,然而当所有的镁光灯和话筒都对准了舞台上光鲜亮丽的行业先锋和领头企业们的时候,我们却听到了这样一位“行业群众”的如斯哀叹。
“美丽中国”自提出以来,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绿化风暴,全国各省市纷纷出资出政策搞起了大中型苗圃花市,这样看来,市场形势一片叫好。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大公司和大苗圃相对科技含量更高、营销策略更有力的冲击之下,散落在全国各地数量庞大的小苗圃们感觉到了强大的压力,毕竟他们没有那么多财力物力投入到科技生产和营销渠道上,再加之不少省市也采取了自产自销的方式,鼓励当地苗农种植苗木,就近供应本地绿化建设,这也让其他地方的小苗圃们的发展道路更加狭窄。
笔者认为,在关注更多行业先锋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基数庞大的小户身上,关心他们的现状,关注他们的发展。“美丽中国”,尽管“美丽”了大部分人的生活和事业,但是更重要的,我们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每一天的心情,也都“美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