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 惠州将率先采用GPS定位技术,对全部古树名木保护实行数字化管理。据普查,目前惠州共有古树名木1781株,已全部建档,并挂上标牌,以便识别和保护管理。另有3300多株接近百年的古树拟列入建档范围。为更大范围地保护大树,惠州准备将50年以上树龄的树木也纳入保护范围。
条件成熟时植入电脑芯片
据市绿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名人所植或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及科学研究意义的树木。近年来,惠州市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了两次普查,然后挂牌建档。目前已建档的全市1781株古树名木中,一级古树名木37株,二级的206株,三级的1538株。树种有榕树、龙眼、荔枝、樟树等,涵盖了桑科、松科、樟科等科别。其中,罗浮山有一棵高20多米、冠幅10多米的“人面子”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有1200多岁,是目前惠州市最老的古树。
惠城区目前已首先采用GPS定位技术对全区古树名木进行卫星定位,对古树名木保护初步实现数字化管理。据悉,采集GPS地理信息之后,即可以明确古树具体位置,不会因为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变动等人事原因而找不到古树方位。在条件成熟时,还可为古树植入电脑芯片,届时古树一旦被挪移、砍伐,芯片将会自动报警。
每5年确定一批古树后备资源
据了解,目前惠州正制定办法拟对古树分级保护。同时鼓励单位和个人报告所发现的古树名木,当地绿委将根据报告及时进行调查,更新古树名木资源档案。古树名木管理部门要根据当地情况,每5年确定一批树龄接近100年的树木作为古树后备资源,并参照三级古树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