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传统盆花,野花组合可能是唯一不受大环境影响的”;“我对野花组合接下来的市场很看好”——相比刚刚过去的年宵花市场一片愁云惨雾,野花组合从业者的心声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市场轮廓。
朝阳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国内就有企业规模引进野花组合种子进行销售,但彼时国内绿化对于其特性、应用方式等关键信息并不了解,市场推广乏力。“我们是2002年开始引入国外的野花组合,但是卖不动。”北林科技种业公司花卉部经理靳文东介绍,“但从2008年后,公司野花组合业务迅速发展,这5年来野花组合种子销量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目前,北林科技的野花组合类型也从2008年前的六七个发展至目前的近30个。
“现在利润虽然下来了,但市场前景应该还是乐观的。”北京群芳谱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维表示,野花组合便宜、绿色、环保,除了水外几乎不需要药、肥等投入。该公司2007年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做的野花组合项目,目前已经不用补播,只需要浇水,偶尔除草即可,养护费用极为低廉。
在环保、节约理念开始在园林绿化行业盛行之际,野花组合无疑又面临一个巨大的机遇。靳文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施工养护成本方面,相同面积下,播种野花组合种子的成本是草种的1/5,是花坛布置草花成本的1/10,野花组合的优势不言自明。
一直从事进口野花组合种子销售的北京天地秀色园林科技有限公司花卉经理孟晓梅表示,近几年公司的野花组合销售增长很快,为了扩大市场,公司从去年开始在福建确定了代理商,今年的目标是在当地市场的销售量翻倍。
混乱 无论什么行业,在行业规则没有建立的初级阶段,市场必然较为混乱,野花组合也不例外。“现在参与进来的人太多,价格很乱。”王维表示,由于野花组合看起来门槛很低,因此有大量以次充好的或者是不适应客户所在地气候的组合在销售。赤峰塞诺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国栋感慨道,当地做野花组合的是“吆喝的多,做的少”。他表示,野花组合一般要另辟销售渠道,而且必须做大量的观察实验,这些成本是一些小公司无法承担的。因此,多数小公司是“忽悠”到客户后再临时从其他企业调货。
“同样重量的波斯菊品种,有的卖三四十元,有的卖一百多元。”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玉艳说道,“生产者在销售野花组合,贸易型公司也在销售,从侧面反映出当前野花组合市场从业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
另外,野花组合的应用不专业,多数使用野花组合的客户的要求仅仅是能“见到成片的花”即可,有时完全不考虑季节、气候等因素。王维告诉记者,由于公司常年和一些园林设计单位接触,发现设计师对草本花卉的认识很片面,还停留在一串红、万寿菊等常见花坛花上。“好在年轻的设计师开始对野花组合越来越有兴趣,接受起来很快。”王维表示,野花组合销售要上量,设计单位发力必不可少。
修炼
野花组合从业人员正在加强自身“修为”,这在行业龙头企业中表现得十分明显。靳文东告诉记者,北林的野花组合配方目前更为细致,针对性更强。除了原来按地域分的北国风光、烂漫江南、西蜀风情等组合外,还有耐恶劣立地条件的耐旱、耐湿、耐盐碱等特殊组合、色带组合、全部由一年生花卉搭配成的“快车道组合”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野花应用方式,并且能够根据客户不同的要求进行订制。
靳文东介绍说,北林科技从2006年陆续开始了一系列野花品种种植试验,为了积累品种系统数据,将从今年开始对各类组合及单一品种从芽率、初花时间、花期、冠径、谢花后表现做具体数据分析,把野花组合配方做得更加精准完善。“国外对这些指标都是很清楚的,我们也要学习国外的认真做事风格,累积各项数据,为客户更好的服务。”他说道。
而对于1998年就开始从事野花组合的群芳谱来说,当下最重要的是“静下心来做东西”。王维认为,由于国内的混乱市场目前还很难规范,群芳谱要做的就是体现其专业性。当然,其所倚仗的“资本”也很可观———公司相关从业人员都是科班出身。
野花组合市场中,国产种子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野花组合的成色越来越好,不过,相比进口组合在包装、芽率等方面的优异表现,国产野花组合还有提升空间。现在,为了保证野花组合的长期效果,很多企业都提升了宿根花卉的比例,王维提醒道,由于宿根的品种远少于一二年生品种,且当年景观效果表现不佳,还是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比例搭配;对于花开败后的景观控制,以及第二年出现的景观改变,都应告诉客户,以免引起纠纷。靳文东强调,在组合中的应用,宿根品种远少于一二年生品种,不过,科学合理地提高宿根花卉的比例可以让第二年、第三年的地面覆盖率更好,当然,为了保证野花组合的当年效果,宿根在组合中的最大应用比例应控制在60%以内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