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在安徽池州青阳县酉华乡金峰村老茶场内,机器轰鸣、人声鼎沸,村民们正兴致勃勃忙碌着,将一棵棵垂丝海棠植入土壤。青阳鑫华苗木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左付说,这片面积达1000亩的土地是由该公司以200万元的价格,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从金峰村租下的,再聘请附近的农户从事苗木栽种工作,当地农户不光土地上的收成提高了,还能不出家门务工,获得良好的经济收入。
与金峰村老茶场一样,乔木乡官塘村芦湾村民组山场,多年来一直是茅草丛生的荒山野坡。今年,青阳县九华立胜实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加基地连农户”的造林模式,在芦湾投资近千万元种植青檀,发展宣纸原料林基地,目前已栽植青檀520亩。村民张友国告诉记者:“土地平整和树苗采购,不要我们花一分钱,只要求青檀成熟后,按市场价卖给立胜公司,大伙儿都乐意!”
“青阳植树造林快速推进,主要借助‘市场化思维、产业化办法’,引入社会资本,让植树造林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青阳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土地流转和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专业公司,鼓励大户等非公有制造林,发展规模林业,形成植树造林产业化。
木镇镇双云村村民章广义返乡创业,把在外经商的资金投入到木镇镇双合村发展绿化大苗,目前480亩整地已全部结束;乔木乡吴五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建成乔木5000亩皖南珍稀植物科技园,童埠3000亩生态养殖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又规划在木镇镇新竹村承包山场造林5000亩,发展林苗两用林。目前,该工程首期造林1490亩已完成砍灌。
据了解,青阳县春季造林,企业、造林大户、林业合作组织投资面积达1万余亩,占今年春季造林总面积的80%以上,成为造林主角。今年该县还安排退耕还林荒山配套造林6000亩,退耕还林专项成果造林1420亩,造林补贴试点项目7000亩,石质山造林2000亩。
“近年来,各类造林实体通过租赁承包、农户自营、联户入股、竞购山场、以山入股等多种形式投入林业,林业经营机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究其原因,主要有国家林业政策导向逐步增强了社会各界投资林业的信心;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多年来一直引领着林业事业的不断‘加速’;林业经营规模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的特点刺激着各方投入林业;林业一次投入,终生受益的特点吸引各方面资金不断涌入该行业等利好因素。”青阳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县各地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模式,为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