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7年的不懈努力,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在切花月季育种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已引进国外品种500多个,自育实生单株2.5万个,资源储备15万个,在已申报的54个新品种中,有14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成为目前中国拥有切花月季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较多、云南切花育种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记者日前来到该公司石林锦苑花卉产业园,这里有200亩用于国际切花月季品种引进、展示、研发和种苗扩繁的国际区,在4000平方米的新品种示范区展厅中,30多个用于品种展示和瓶插试验的切花月季最为迷人,而大棚中来自荷兰、法国知名育种公司的200多个切花月季品种更是五彩缤纷,醒目的白色标识牌记录着每个品种的商品名、花色和花型等信息。
该公司负责技术研发的技术总监、高级园艺师倪功告诉记者,2011年建成的新品种示范区目前引进荷兰切花月季品种135个、法国切花月季品种68个,已从中筛选出‘皇冠’、‘红拂’、‘多洛塔’、‘衬裙’、‘香格里拉’、‘荔枝’、‘华贵人’、‘泰姬’和‘紫影’等9个品质优良、市场潜力巨大的品种进行种苗批量生产,其中枝杆粗壮、花大色艳的‘皇冠’除在该公司安宁基地和玉溪、晋宁县各推广种植150亩和100亩外,还在河南和新疆各推广种植40万株苗(80亩)和20万株种苗(40亩)。“作为育种商,我们考虑新的品种是否有市场,其次是能不能种,种植下去病虫害一大堆就没有了推广价值。因此引自国外的切花月季在这里至少要经过3年考察才能确定是推广种植,还是淘汰。截至目前,我们已确定淘汰的品种达25个,其中来自法国的68个品种中,2008年第一批引进的14个品种目前已全部淘汰。今后,公司每年都会推出3个以上的切花月季新品种。”倪功说。
据了解,纯黄色切花月季‘金香玉’目前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上每扎(20枝)最高价格为10元,最低价格仅为6元。而与之相似的‘皇冠’枝干粗壮、花朵特大,花径达12厘米,每枝价格高达1.8元,是‘金香玉’的3至6倍。倪功说:“‘皇冠’是个非常有市场潜力的品种,仅用一个月时间就被市场接受,此外‘皇冠’的种植效益非常高,每亩年产切花可达5万枝。目前‘皇冠’上市产品少,价格稳定,市场潜力巨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发挥优势,把切花月季的育种工作做得更加专业,该公司目前已停止了开展多年的康乃馨新品种育种和种苗繁殖,专心致志地开展国外切花月季品种的引进、技术研发、推广种植和自育品种的选育种工作。“为避免品种资源的同质化,今后将减少从国外引进切花月季的品种数量,把育种重点放在自育品种方面。”倪功说。
在该公司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切花月季自育品种实生苗圃,记者看到这里种植的2.5万个(株)杂交培育的切花月季新品种,单株花型各异、花色丰富。倪功说:“每一株都是一个品种,绝对没有相同的。通过不断优选,仅从一小部分单株中就已选出200多个抗性强、品质优秀的优良单株。”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已申报的54个切花月季新品种中,‘凌波仙子’、‘月光’、‘乡恋’等14个已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在云南、河南、新疆等地的推广种植面积达250亩。倪功告诉记者,目前正在播种的切花月季杂交种子有5万粒,在仓库中冷藏储备的切花月季杂交种子还有10万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