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生态渔业”比较符合未来发展方向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生态渔业”比较符合未来发展方向
发布日期:2013-12-23 15:03:22  浏览次数:21

三农B2B网讯 近几年来,对虾业面临最大的难题,无疑是病害问题,不仅如此,其他鱼类等品种病害暴发也不断加重。近日,在农财宝典年会的“中国水产投入品经营商利润倍增商业模式研讨会”上,上海海洋大学王武教授提出了“净水渔业、生态渔业”的观点,给业界提供了一条可供探讨的思路。

 

虾业(三农B2B网配图)

 

王武教授的设想来自水生态系统修复中的“下行控制”理念,即通过调控生态系统中较高级营养阶层的种群结构,对低营养阶层产生影响,达到维护、修复水生态系统的目的。以此为前提和目的,根据各个不同的养殖环境,设计整套的养殖模式。

 

据介绍,在我国华东、华中地区,有很多湖泊用于水产养殖,由于长期大量投饵、大量用药,导致富营养化严重、生物种群崩溃、藻类大量孽生,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水质安全问题。

 

“净水渔业追求的是,同时实现渔业生产和环境修复两个目标,这样既满足了水产品供给,又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渔业也得以可持续发展。”王武以大水面养殖水体为例介绍,不放养草食性鱼类;增放养滤食性鱼类、食碎屑性鱼类小型肉食性鱼类、增殖青虾、河蟹、螺蛳等底栖类动物,以净化水质,保持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模式中,不养草鱼是为了保护水草,放养食碎屑性鱼类和底栖动物是为了清洁底层积累的残渣,其中较关键的措施是增加放养小型肉食性鱼类,它们可以捕食大量的小型野杂鱼,这样就增加了浮游动物的数量,降低了藻类生物量,达到了恢复水质的作用。再配合有益菌类等微生态产品,可以实现无公害、可持续养殖。

 

应用此种养殖方式最典型的例子,来自安徽省当涂县。当涂县河蟹养殖面积达25万亩。但由于采用传统养殖方式,水体中水草消耗殆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蟹病暴发,70%的养蟹池亏本。养殖面积缩小为15万亩,水体严重污染,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水,每亩200元也无人承包。从2003年起,当地开始实施净水渔业,经过三年时间,主要养殖区的水环境转变为Ⅱ-Ⅲ类水质,水域生态系统初步恢复,河蟹养殖水面从15万亩扩大到32万亩,每亩承包费用从200元上升到1500元。“这是我国第一个净水渔业模式。”王武说。

 

出于环保型渔业的宣扬,王武还介绍了浙江地区稻田养鱼养殖模式:鱼吃掉田间害虫和杂草,鱼粪肥田,鱼稻共生。近十年来,稻田养鱼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了以基肥、农家肥为主,水稻稳定增产,水产品种也从草鱼、鲤鱼扩展到到黄鳝、小龙虾、河蟹等品种,浙江省已将“养鱼稳粮工程”已成为“十二五”省农业重点工程,从丘陵山区转向杭嘉湖平原,从小面积试验转为大面积推广,从个体农户转为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经营,打破了发达地区不能推广稻田养鱼的传统观念。

 

“净水渔业和稻田养鱼都是环保型的生产模式,完全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业内人士对王武教授的观点点评,广东普遍缺乏大型湖泊,池塘也以小水面为主,净水渔业的模式可在水库、海湾、河道养殖区参考借鉴;至于稻田养鱼,其意义主要在于普通农户的增收而非企业,推广工作需要由政府部门带头。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