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村里已经请深圳华纳建设设计公司做了总体规划设计,计划兴建鲟鱼养殖池10万平方米,鱼池上面是明清古建筑,村里有700户愿意养,项目选址在洪湖迎宾大道附近。”近日,天峡鲟业公司董事长蓝泽桥与洪湖市新堤办事处柏枝村支部书记游庆洪电话连线,双方就天峡模式如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落地再次磋商细节。
鲟鱼养殖(三农B2B网配图)
天峡模式,是把江河湖库搬上陆地,在地下室利用循环水养鱼,辅以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分解养殖产生的废弃物,较传统养鱼节水、省地、降人工均在90%以上。该模式分为单户独立型、多户合作型,或“地上新农村、地下鲟鱼城”产业园区型。在确保生产费用的前提下,单个农户,利用地下室200立方米的水体,可年产鲟鱼10吨,年利不少于8万元。
2006年夏季高温,加上清江上游来水大幅减少,天峡鲟业公司在清江上网箱养殖的鲟鱼,惨遭灭顶之灾,损失成鱼数百吨。痛定思痛。蓝泽桥赴欧洲专门考察学习鲟鱼养殖,结合宜都实际,利用地温调节水体温度,建起10万平方米室内鲟鱼养殖工厂,配套建成集苗种孵化、鱼子酱加工、鱼皮皮革制品、饮料酒品、观光旅游的全产业链,是全球最大的人工鲟鱼养殖加工基地。
前年,天峡鲟业又在武汉蔡甸建起一座大型全封闭养鲟工厂。蓝泽桥还将天峡模式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宜都示范带动33户农民养鲟,年户均纯收入8万元以上。
天峡模式引来广泛关注。今年,国家行政学院与人民网联合,将天峡模式征集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模式。天峡模式还得到四川10多个市县、河南开封、新疆喀什等地青睐,纷纷邀请他们去当地帮助发展地下鲟鱼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