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据介绍,福州金鱼最初的“镇店之宝”是蝶舞品种,然而在国际市场反馈并不乐观。“当时5-6cm的金鱼出口价为1毛美金,与日本金鱼相比可谓云泥之别。福州金鱼也因为价格低廉一度成为外国人眼中‘最经济’的金鱼。”时过境迁,在当地政府以及养殖户的努力之下,已经形成“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的局面。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如今福州以观赏鱼类繁多、最具地方特色等优势与京津、苏杭、广州并列成为我国四大金鱼区。2013年,中国渔业协会决定授予福州市“中国金鱼之都”的称号。据统计,福州的金鱼养殖面积达2000余亩,金鱼养殖场已发展到60家,年产各类成品金鱼1000多万尾,年创汇3000万美元。福州金鱼的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年出口量800万尾,占国内高端金鱼出口量的90%。据了解,国际市场对新的金鱼品种兴趣最大,好大、稀的品种尤为畅销。
福州金鱼行业发展制约因素(三农B2B网配图)
然而,在形势一片大好面前,力高信(长乐)金鱼生态养殖基地总经理林启福也指出福州金鱼行业需要加强的方面。他表示,较之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地区的渔场,福州观赏鱼养殖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1.养殖环境。“我认为应该要以艺术的手法来养殖观赏鱼,如今不少渔场的养殖环境相对恶劣,这不但有碍金鱼的成长,且长此以往对行业的发展不利。”林启福指出,理想的金鱼养殖场应具备几大区域:养殖生产区、鉴赏展示区、观光休闲区。通过这样的平台,才能促进养殖场实现“质的飞跃”。
2.资金链。受到回笼资金的制约,大部分场主都会选择当年鱼当年清的方式,而观赏鱼要真正成型需经历2年,这也是影响金鱼行业向上发展的因素。
3.养殖员素养。他认为,过去的“渔民”式的粗放养殖理念并不适应观赏鱼的养殖要求,养殖员需要改变思维,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养鱼知识,从而带动观赏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政府只能为行业展现提供宣传平台,要真正提高养殖员的素养,可通过多形式的交流达到规范之效,形成竞争氛围,从而促进行业发展。”林启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