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自6月1日12时开始,渤海和黄海进入了为期三个月的休渔期。7月7日,记者走访水产品综合市场发现,淡水鱼的销量明显增加,且价格有所上涨。
休渔期的威海码头(三农B2B网配图)
7月7日一早,在文静水产批发中心,张老板和她的20名雇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只见活蹦乱跳的鲤鱼、草鱼、鲫鱼等近十种淡水鱼在凉爽的冰水中撒着欢儿。“休渔期开始后,淡水鱼的销量猛涨,每天能批发给商贩1万斤左右,在6月份以前,销量最多也就是7000斤左右。”张老板告诉记者。
前来批发鱼的商户邹存明说:“每年休渔期后,淡水鱼的销量会有明显上涨,今年也一样。今天过来批发200斤鲤鱼、100斤草鱼,6点开始卖,预计10点左右就能卖光。这要在休渔期前,得卖到下午3点。”
随着七月全面进入休渔期,市面上新鲜的海鱼已经难觅踪迹,淡水鱼变成了香饽饽,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据了解,当天文静水产批发中心的鲤鱼批发价6元/斤,花鲢8元/斤,草鱼9元/斤。而六月份之前,草鱼的价格只有7元/斤,鲤鱼也在5元/斤左右,花鲢的价格也没有现在这么高。
淡水鱼价格这么高,为何销量还这么好?一家经营餐饮的老板刘成虎告诉记者:“一方面很多外地人还是爱吃淡水鱼,另一方面现在市面上很多海鱼都是经过冷藏的,不是特别的新鲜,本地居民也喜欢在这个时候选择淡水鱼来吃。”
据业内人士介绍,随着海鱼进入全面休渔期,海鱼资源偏紧,价格上涨,影响淡水鱼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也有所上涨。另外,夏季鱼类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同时由于粮食和饲料涨价,渔业养殖成本也随之增加,所以近几个月淡水鱼价格不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