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效益较高,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青睐,但由于是热带品种,当地养殖户都必须从海南、广东引进虾苗,因为运输损失、品种纯度不高等原因,养殖效益大打折扣。通州平潮水产养殖业主袁健国与中国水产研究院合作,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成功繁育南美白对虾,填补了省内空白。
5日上午,记者来到袁健国在如东洋口的南通中水水产科研有限公司。在苗种繁育车间,袁健国介绍,今年第二批虾苗的繁育已经到了幼体发育阶段,第一批虾苗今年5月初已经繁育成功,22亿尾苗虾投放到本地市场。
南通中水水产科研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健国说:“我们本土化育苗,它的成活率,比南方苗提高了10%,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养殖周期上,我们同样的养殖周期,我们要比南方过来的苗,要缩短5-6天的养殖周期。”
袁健国毕业于扬州农业大学,从事水产研究及养殖工作14年。看到当地养殖南美白对虾越来越多,但种苗难求,袁健国产生了本土化繁育虾苗的念头。去年他与中国水产研究院合作,投资2000万元成立水产科研公司。企业从美国夏威夷引进原种青虾,经过反复试验,克服了本地水文、气温、土质等条件限制,利用微生物解决细菌问题,繁育过程实现了“零药物”控制。
南通中水水产科研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健国说:“我们把这个苗种要基本上要做到完全本土化,来供应给本地的养殖户。包括我们要辐射到浙江、山东这一带。”
袁健国带领他的研发团队,还成功繁育出草虾、斑节虾等高品质虾苗。为了增加养殖户效益,袁健国还尝试立体混养技术,他将南美白对虾与草虾、南美白对虾与河豚鱼混养,并取得成功。
袁健国说:“我们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多元化,多品种养殖,在市场上它就不会滞销。我们考虑到在养殖的品种上,我们要不断地去挖掘新的品种,给当地老百姓去养殖。”
袁健国说,随着繁育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公司每年可以为养殖户提供90亿尾虾苗。接下来,他会将立体养殖模式推广给更多养殖户,实现企业与养殖户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