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讯 继假鱼翅、毒燕窝之后,被奉为滋补上品的海参也沦陷了。乐清工商部门日前开展的干海参专项抽检结果显示,逾七成干海参抽检不合格,蛋白质含量不到标准值一半,多个批次检出甲醛。
干海参
这已是温州乐清市工商局第三次公布海参抽检情况了,结果却让人“瘆”得慌。总共13个批次被抽检的干海参中,10个批次不合格,合格率仅为23%。
干海参到底怎么了?
[page]
根据水产行业标准《干海参》的规定,即便等级最低的“三级品”干海参,蛋白质的含量也至少应大于或等于40%。然而,这次抽检中,不合格的海参批次,蛋白质含量大多只在20%至30%左右。最低的实测蛋白质含量,还不到标准值的一半,只有19%。
乐清市工商局食品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被检海参蛋白质不合格,主要原因应该是掺杂使假,吃这种营养已破坏的海参,还不如吃个鸡蛋。
“掺杂使假”具体指什么?杭州质监院国家级水产品及加工食品质检中心的孙工解释,蛋白质方面出了问题,很可能是这些海参的营养已遭到破坏,但具体问题出在哪儿,必须要进一步检验才能得知,“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是正常的生产加工操作,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除了蛋白质含量不足,甲醛含量超标也是“重灾区”。其中有一个批次干海参,甲醛实测值达到了34.2毫克,而标准值是“不得检出”。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长期食用甲醛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引发中毒反应,损伤肝、肾功能,增加患癌风险。
至于海参中的甲醛从何而来?孙工说,这也要进一步检验才能得知。不过还是那句话,如果都正常的话,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另外,上述不合格海参中,有3个批次“复水后干重率”不合格。有一种说法是,这意味着产品中曾被掺入过较多量的添加物。乐清工商部门目前已查扣了不合格批次的问题商品,并将进行立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