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近海资源退化枯竭 辽宁海鲜依然丰富吗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近海资源退化枯竭 辽宁海鲜依然丰富吗
发布日期:2013-07-10 09:20:37  浏览次数:11

  三农B2B网讯 丹东傍海,四季海鲜不断,有着浓郁的地方美食特色。然而,伴随近海资源的退化、枯竭,一些海产品的来源呈现了多样化态势。它们来自哪里,分布状况又如何?本组稿件从捕捞、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撷取了多个镜头,一探究竟。

  养 殖

  虽然缢蛏、东方虾、河豚鱼、海蜇均来自大海,可如果让它们生活在同一渔塘且相安无事,恐怕很多人难以置信。7月4日,记者在东港市祥顺渔业有限公司的港湾养殖场采访,但见宽阔的海水池塘没有尽头,水面上漂着一只小船,舱里装着冻成板儿的饵料鱼。

  “这个池塘里,最下面的缢蛏生活在泥滩中,上面分别是东方虾、河豚鱼,海蜇在最上层。”场长仲崇爱告诉记者,如果在大海里,这4种动物相遇难免会互相厮杀,可在这里却能和平共处。“河豚鱼不吃海蜇,但吃虾,可东方虾游速快,蜕皮前河豚鱼根本抓不住它。缢蛏生活在泥里,与其他生物互不打扰。”仲崇爱说。

  据仲崇爱介绍, 2005年以前,海水池塘一般采取单养方式。2005年后,公司先尝试将缢蛏和河豚鱼混养,逐渐又增加东方虾和海蜇两种生物。现在,这个百亩多的池塘里,投放东方虾苗3万多尾、河豚鱼苗2300尾。海蜇分3茬投放,每茬投放700多尾幼苗。“这样算来,4种生物立体混养,效益比过去单养翻了三四倍。”仲崇爱说。

  “这几天,我们就忙着捕捞海蜇。头一天,这个池塘就捕了55公斤海蜇,最大的一个能有八九公斤重。”仲崇爱告诉记者,到8月末,则开始收获缢蛏。等9月7日左右,得把鲜活的河豚鱼装车运到河北过冬,这之后便捕捞东方虾。“近几年,鱼、虾、贝源源不断走上老百姓的餐桌,与港湾立体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有关。”仲崇爱对立体混养颇感自豪。

  据了解,东港海岸线长126公里,拥有海域面积3500 平方公里,浅海106万亩,滩涂36万亩,港湾12万亩,盛产黄蚬子、梭子蟹、杂色蛤等145种海产品,其中杂色蛤、大黄蚬子、梭子蟹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了让更多的鲜美海产品走上寻常百姓餐桌,东港建成港湾立体养殖、贝类高产精养、工厂化海水循环等养殖基地,梭子蟹、河豚、牙鲆等实现了港湾养殖,海参、河豚形成了从育苗到生态养殖,建成设施渔业、港湾养殖、滩涂贝类养殖、浅海贝类养殖、淡水养殖和稻田渔业六大养殖基地。

  捕 捞

[page]

   蓝天下,一艘艘渔船靠在一起密密麻麻停泊着,这是7月4日记者在东港市一个码头看到的情景。此时正值休渔期,记者联系到两位船主,就我市海洋捕捞业现状与他们攀谈。

  黄树平,辽宁大平渔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8年涉足远洋捕捞产业。他介绍说,捕捞分为大洋性渔业和过洋性渔业。前者是指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以外的公海作业,后者为近海捕捞。我们日常买的刀鱼,大部分来自远洋捕捞,三四厘米宽的刀鱼,黄海有一些,他估计每年正宗黄海刀鱼的产量仅在200吨左右,且售价很高,前年达到每公斤600元。“大头宝”,有人也叫小黄花,黄、渤海有一些,80%则来自大西洋的南美洲海域。而螃蟹家族,如花盖蟹、嘟噜蟹、石夹红,我们海域的产量占50%左右,其余来自与他国的联合捕捞。最富盛名的梭子蟹仅有20%,虎头蟹全部产自我国的黄、渤海。海螺的情况类似,我们占40%,60%为联合捕捞。虾爬子庄河附近海域产量挺大。鲅鱼系列的燕鲅、台鲅,产自黄渤海,但是量不多。华子鱼、踏板、海鲶鱼、鳘鱼系列,我国有一些,相当一部分则来自科特迪瓦、象牙海岸、喀麦隆、安哥拉、纳米比亚、加纳等非洲国家及印度尼西亚的附近海域。青虾鸭绿江口海域多一些。黄树平说,目前,他们仍有18艘远洋船漂在大洋上作业。他们的鱼货销售分三部分:入鱼国本地,欧洲,中国。运回数量较大的鱿鱼,占到丹东本地捕捞量的30-40%,有几千吨左右。

  据船主潘立军介绍,今年他的船4月20号出的海,到黄海捕捞一种俗称“沙里钻”的饵料鱼。除休渔期外,只要出海,都要呆上挺长一段时间。打上饵鱼,由接货船带上给养,把鱼货驳回,处理后冰冻保存。9月份,饵鱼主要为“晴天烂”。饵鱼占了他每年收入的大半,当然,也是碰到什么就捕什么,有鲅鱼、辫子鱼、海鲫鱼、鲳鱼(晶鱼)、梭鱼、黄鱼等等。海上作业风险大,他给自己两条船的船员都上了保险。

  加 工

  细心的人会发现,市场上来自本土的即食海产品越来越多,大黄蚬子、海参、杂色蛤、鱿鱼仔、烤虾、香螺、鱼脯……让人眼花缭乱。

  “过去,东港海产品加工粗放。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东港依托科技创新,走上精深发展之路。”东港市海洋渔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东港海洋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31亿元,正由鲜食、低端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高端高附加值产品转变,涌现了“阿尔蒂”、“比奇”、“渔之郎”、“海帝王”、“天赐贝类”等一大批品牌,产品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page]

   7月4日上午,记者在多次消毒后,走进了位于东港经济开发区的丹东永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露出一双眼睛的工人们,将洗净的鱿鱼平摊在网上。“这里是无菌加工车间,仅是鱿鱼足,就得经过严格筛选、清洗、加工、烘焙、杀菌等12道工序才能完成。”陪同采访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永明公司的主打产品就是鱿鱼系列产品的深加工出口,年加工量达1万吨以上。2012年,公司年产值1.8亿元左右,其中外贸出口2300万美元。

  永明公司办公室主任于金波告诉记者,去年11月,公司成为辽宁·东港海洋经济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试验基地,短短几个月,达成9项合作意向。现在,公司不仅研发技术含量更高的海洋食品,还向海洋药品、海洋新材料等海洋“高端精产品”进军。

  近年来,东港海洋经济异军突起,不少水产加工企业通过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所、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聘请专家教授等方式,进行即食海产品的研发。仁达食品水产品加工种类繁多,鱼类、虾类、蟹类、贝类共达五六十种。鸿洋食品开发生产的杂色蛤、青柳蛤、鲱鱼、鱼是 鱼及即食罐头也早已打入国内国外市场。

  记者采访发现,本地干海货和即食海鲜,在市场非常受宠,同时也成为不少外地游客抢购的旅游产品。市民杨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人都喜欢吃本地即食海鲜,做汤、煮面条、炒菜、蒸鸡蛋糕,都离不开海米、虾酱。每次亲属到来,她也不忘买些即食海鲜作为礼品馈赠。

  东港依海而建、借海而兴。今年上半年,东港水产加工量74833吨,实现产值116.5亿元。海洋渔业既是东港的靓丽名片,也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批 发

  说起在丹东地区批发海鲜,东港的黄海水产品批发市场首屈一指,有批发业户530余家。大黄蚬子、梭子蟹、大黄鱼、海参、鲍鱼、对虾、文蛤、红鳍东方豚等品种多样的海鲜应有尽有,俨然将“海底世界”搬进了大市场。

  市场是24小时营业,最集中的交易时间是晚上12点到早晨5点左右。记者7月3日下午来到黄海水产品批发市场时,这里显得有点冷清。原来,市场白天都是往外地发货,如鞍山、本溪、沈阳、哈尔滨、吉林、长春等。到了晚上,丹东、东港、凤城、宽甸、岫岩、庄河一带的贩子才会聚集到这里。

  在一家经营鱼类的档口,两名工人正将收购上来的鱼装进保温箱,加上冰,用胶带密封。“这些鱼晚上7点就要发往大连。”档口的老板是东港市十字街人,姓隋,经营海鲜生意已经10多年了。每天,老隋都要将上来的货分类,丹东的客户会提前打电话预约,选好品种、大小,价钱也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