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B2B网 近日,记者走访浙江温州海洋与渔业局统计了解到,受欧债危机影响,今年上半年,温州市水产加工出口1.685万吨,同比下降34%。但是,不少龙头企业凭借创建科技加工模式、增加新型产业链等取得了不少出口订单,逆势增长。
据加工企业宏利水产总经理陈庆权介绍,宏利上半年水产品出口额为1253万美元,同比增长60%。
据了解,宏利先后从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引进十余条高科技精深加工生产线,目前拥有标准净化生产加工车间84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2万多吨。同时,宏利加大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力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当别的企业还用人工给鱼切块时,我们已经用机器切块技术了。”陈庆权说,用机器切的鱼不仅美观,效率也比人工快十倍。
宏利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只有做到精加工,附加值才高。公司经过几年的研究,终于突破了东海参的技术难关,于今年推出了东海参新品。
瑞安华盛水产品加工厂则通过增加新型产业链,保持了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据介绍,他们创建的“海上加工厂”让渔获物在海上直接加工成水产品干制品,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品质。今年7月,他们投资1亿元建造的“华盛渔加2号”顺利下水,又开辟出一条集海上捕捞、加工、包装于一体的新型海上加工产业链。
瑞安华盛水产厂长郑志成说,新型产业链让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产能有了保障,订单就不怕接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