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0年我国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产量均在220万吨以上,分别居我国鱼类养殖品种的前5位。但是,总产量占首位的草鱼,目前却面临种质退化、无良种可用的尴尬境地。
由于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草鱼养殖环境不断恶化;而过度捕捞、水域污染、水利工程建设等原因,导致草鱼的天然生长环境遭到破坏。我国对原种的保护和生产缺乏有效手段,现在拥有的亲鱼遗传背景不清、繁育群体数量参差不齐、小群体近亲繁殖等情况普遍存在,多年多代繁育群体进入天然水域,难以找到纯正的野生鱼来改善种苗种质。
此外,由于草鱼性成熟周期长、个体大、保种难度大、所需成本高,一些企业为了生产上的方便,急功近利选择个体小、性成熟早的草鱼做亲本,也是导致种苗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