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参在全国遍地开花,名气越来越大。在大连,海参节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而在同样盛产海参的胶东地区,海参业的发展相对缓慢。
海参中营养价值最高的是刺参。中国只有环黄渤海的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才出产。胶东半岛沿海一带由于水质好,出产的刺参质量最好。山东海参的养殖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居于首位,年交易额超过100亿元。但是,胶东参却没有几个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辽参遍地开花 胶东参危机重重
辽参知名度大,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在全国各地高档购物场所都有辽参专柜。烟台商场的最佳位置也往往被辽参占领。现在,许多地方出现了以胶东参冒充辽参的现象。更严峻的情况是,以往烟台销售海参的商家基本都是销售芝罘岛、长岛、崆峒岛等本地所产海参,现在则多数以销售辽参为主。
辽参在飞速发展,而胶东参的表现却与自身所拥有的优势条件颇不相称。在烟台市数百家海参企业中,海参产品产值超过两千万的寥寥无几。而辽参拥有獐子岛、棒棰岛、海晏堂等十几个全国知名品牌,仅在大连一市,其年产值就达60多亿元。
缺少品牌意识是主因
烟台海参虽然产量大、品质优,但经营者品牌意识不强。仅烟台芝罘区内,销售海参的网点就超过百家,但没有自己的商标。烟台海参几乎都使用“极品海参”的包装盒,导致了“千参一面”的现状。有些包装盒上没有生产日期和公司名称,致使消费者不敢购买。
设计商标、包装需要资金投入,一些小作坊能省则省,另外,统一包装盒上没有地址电话、生产厂家、认证标准等产品信息,出了问题,容易推卸责任。
海参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加工环节。因为加工方法的不同,最终上市销售的海参产品,品质便会有天壤之别。市场上严格按照行业标准生产的纯正淡干海参,销量反而不如糖干海参。普通消费者不懂这些区别,经常凭外观和价位购买,这就导致守法生产的企业,往往会被违法企业打败。
成立协会,举办展览 抱团发展
烟台海参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引起了众多有识之士的重视。早在2008年,由芝罘岛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烟台市中平实业有限公司、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烟台海参大企业便联合成立了烟台市海参协会,希望通过协会的引导和规范,协助烟台海参业起飞。
2010年,由烟台市海参协会牵头举办、数十家知名海参企业参与的“东方海洋”杯烟台首届海参节成功举办。据负责人介绍,2009年,烟台海参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进一步提升在业内的影响力。就品质而言,胶东参堪称参中精品,但由于企业单打独斗,整体品牌影响力不足,致使知名度不及以大连海参为代表的辽参。烟台海参节的举办,就是为了让广大海参企业同台竞技,取长补短,为今后抱团闯市场奠定基础。海参节的举办,虽然表明胶东参的品牌意识正在觉醒,但显而易见,由于客观差距较大,胶东参要实现并赶超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