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台州四百余名“滩长”守护最美渔村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台州四百余名“滩长”守护最美渔村
发布日期:2018-03-28 15:20:00  浏览次数:26

  滩涂靓了,渔民笑了——

  台州四百余名“滩长”守护最美渔村

  阅读提示:

  在浙江温岭市石塘镇五岙村,曾经无人居住的石屋,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一处处 诗意栖居的海山民居,“最美渔村”的名号早已被人们叫响。石屋、阳光、沙滩、港湾为石塘带来 了80多万人次的客流,旅游创收达1.2亿元。还滩于海、还滩于景,如今,“滩长制”的落地不仅 护了渔、治了水,更为台州沿岸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

  “2017年以来,台州严把滩涂包干巡查、海上港口检查和渔具制售源头三大关口,全面落 实‘滩长制’,在县镇村三级实现了全域覆盖。”台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潘崇敏说,截至去年 12月中旬,台州全市共清缴违禁网具9.54万顶(张),超额完成省定任务,位居全省第一。环境 变美了,群众的获得感提高了。

  本网记者 韩超

  护渔:让“绝户网”“扫地穷”绝迹

  “韩记者,去年的时候就这一片,你 猜猜能有多少地笼和串网?”

  问话的人,是玉环市大麦屿街道办 事处副主任王连文,如今他又多了另外 一个身份——大麦屿街道级滩长。记 者看着眼前平静的海滩,很难想象出答 案,而他的回答却让人震惊,“足有五、 六千张。”王连文说,那个时候一旦退 潮,你看吧,整片海滩简直就像被一张 绿色的巨网笼罩,人上去都没有几处地 方站立。

  地笼网和滩涂串网,又被形象地称 为“绝户网”、“扫地穷”。地笼网是一种 定置串联倒须笼,它类似于陷阱,由于 网目很小,鱼虾只要钻进网内就很难逃 脱,并且其制造成本低、操作简单,因此 一些在浅海和岸边作业的渔民会使用 这种网具。

  为了保护幼鱼资源,修复振兴东 海渔场,在台州,这种“专门捕获小鱼 小虾”的地笼早已被列为违禁渔具。 然而在清理取缔过程中,人们发现地 笼网、串网等违禁渔具屡禁不止,很难 彻底杜绝。幼鱼资源一再遭到破坏, 岸边海滩上的环境也不堪重负。不少 人说,年幼时记忆中的海滩不在了,赶 海拾贝的乐趣也没有了。

  为此,2017 年 7 月,浙江省海洋 与渔业局、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 打三整治”协调小组办公室根据国 家和本省有关海洋环境与渔业生态 保护法律法规,借鉴河长制的相关 做法,开始在全省沿海推广实施“滩 长制”。

  据介绍,“滩长制”是指由各级党政 领导担任“滩长”,以保护海洋资源生态 环境、整治修复岸线为主要任务,负责 组织实施相应的海滩管理和保护工作 制度。该制度旨在建立责任明确、监管 严格、协调有序、措施有力的海滩管理 保护长效机制,为打造美丽整洁的生态 海滩、实现海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制 度保障。

  在“滩长制”责任体系下,台州市本 级和沿海 6 个县都成立了“滩长制”工 作办公室,落实县级滩长15人,镇级滩 长86人,村级滩长346人,实现了县、乡 (镇)、村三级滩长全覆盖。按照“属地 管理、条块结合、分片包干”的模式,“滩 长们”上岗了,负责组织海滩治理和保 护。这一创造性的举措,为滩涂保护和 治理带来了转机。

  治水:“滩长”上岗,恢复生态的办法多了

  在大麦屿街道小麦屿村近海边的 堤坝上,小麦屿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滩 长沈士议沿着海岸线巡滩。近几个月 来,他每周都要把自己“辖区”内的海滩 走上两三遍。“一来是及时查找发现地 笼网等违禁渔具、打击‘三无’渔船;二 来还要维护海滩环境卫生,制止垃圾倾 倒、废水排污等破坏滩涂的行为。”沈士 议说。

  为使巡滩工作更加便捷高效,玉 环市推广智能化手法,构建起“日常 管理—监督举报—问题反馈”的响应 机制。

  记者在“滩长助手”APP上看到,点 击“开始巡滩”后,页面跳转至卫星地 图,能够准确定位巡查的区域和地点, “破坏占用岸线”“三无渔船”“违禁渔 具”“入海口排污”等不同类型的举报路 径具体明确,滩长和网格员们都能够便 捷地完成工作。据介绍,一些地区还不 断强化监管力度,在巡滩手法上升级, 出动无人机拍摄“侦查”。

  如今,记者放眼望去,整片滩涂洁 净平坦,地笼网、串网等违禁渔具早已 不见了踪影,让人看了心旷神怡。王连 文告诉记者,“去年夏天,几十年不遇的 海蜇旺发,很多人都赶到这里来看。国 家开展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行动以来,滩 涂附近的渔业资源恢复明显。”

  除了利用科技手段强化监管,台州 各地还在工作机制上创新,推动“滩长 制”工作有序运行。

  在三门县,当地建立了“五个一”巡 查机制和“1+2+5”反馈机制。即:县级 滩长要一月一督查,镇(街)级滩长半月 一检查,村级滩长每周一巡查,巡滩员 两日一巡查;对涉及海洋滩涂问题,在1 个工作日内由镇(街)级“滩长办”接收 并上报,2个工作日内由主要责任单位 进行牵头办理,5个工作日内完成即时 整治并反馈。

  三门是浙江海水养殖第一大县, 养殖尾水排放关乎滩涂的生态安全。 当地通过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引用配 合饲料和微生物制剂喂养,不仅提高 了“小海鲜”的品质和效益,还改善了 围塘里的水质和底泥。浦坝港镇浦坝 村 养殖户朱香兰开心地告诉记者, “一亩就能产出青蟹 150 斤,我们都不 敢相信,而且水质改善以后也不需要 总换水,排出的水也能达标,对生态环 保很有好处。”

  转型:“垃圾摊”变身“金沙滩”,经济发展找到新路径

  台州落实“滩长制”以来,不仅在 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养护上有收获, 还为滩涂治理工作找到了“新的打开 方式”——助推休闲旅游。

  记者来到位于温岭县石塘镇的车 关村,只见三面环山的港湾里,金色的 沙滩在阳光下十分夺目。山上古老的 渔村、远处辽阔的大海,沙滩上数十个 孩子载歌载舞正取景彩排。这么美的 景象,难怪去年有近30万人次的客流!

  其实,就在一年多前,这里还是另 一番光景。“现在的金沙滩,以前可以说 是‘垃圾摊’。村民倾倒垃圾、工厂废水 排放、渔船在港湾里制造的油污,使得 整片滩区脏乱不堪。”石塘镇副镇长、镇 级滩长陈祥宝告诉记者,通过整合天网 工程、渔港可视化系统,石塘镇组建起 了综合指挥中心。从2016年起,当地政 府先后收购关停了造船厂,设立海上保 洁队,在港区内安装视频监控,完善污 水处理系统,重新平整恢复海滩。

  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打下来,一 块近百亩的金沙滩从岸边“退”了出 来,点亮了整个港湾。如今的车关村, 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形成了特色民宿 的休闲旅游新业态。记者注意到,这 些外表看依旧是石头建的民房,室内 则被装饰设计成各种风格,既能体验 渔家风情,还能拥有现代舒适温馨的 住宿体验。

  在“栖衡石社”里,餐吧、KTV、无 边框泳池等一应俱全。老板娘许岑瑶 笑着说道,“我们和渔民签订了16年的 租期,每年每间房屋的租金约一万元, 随着旅游开发他们的房子也升值了。 一些人还在民宿或餐厅里打工,每月 也有三、四千元的收入。”专业的精品 休闲民宿不仅带动了当地渔民转产转 业,更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引来不 少村民效仿。

  车关村村级滩长、村主任郑仙兵 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本地村民开始 加入民宿行列。目前村里大大小小的 民宿已经有 25 家,这对我们治理滩涂 也有好处。旅游必须要打造好的海滩 环境,现在除了滩长和网格员,村民们 也开始自觉维护滩涂了。”

  而在位于乐清湾的玉环县海山乡 茅埏岛红田村海边,一大片红树林在 海面上摇曳。生长在潮间带上的红树 林,能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 区内觅食栖息。同时,红树林拥有丰 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又是候鸟的 越冬场和“驿站”。

  据海山乡工作人员介绍,红树林 的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发达的根系能 有效地滞留陆地带来的泥沙,减少海 水含沙量,而茂密的肢体犹如一道绿 色的长城,尤其是在风暴潮来袭时能 起到很好的消浪作用,有“海岸卫士” 的美称。据了解,早在 2006 年玉环就 开始在一些滩涂上种植红树林,如今 在“滩长制”工作推动下,已经形成了 十分靓丽的景观带,吸引着越来越多 的游客。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