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津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在澧水津市河段发现成年中华鲟3条,其中1条已死亡,2条成功放生,这是继7月26日以来再次在该市境内发现中华鲟。
当日9时许,接毛里湖镇动防站报告,在澧水李家铺水域一带,有渔民发现水中有2条像“飞机”一样的大鱼,疑是中华鲟。津市渔政管理站接到报告后,于9时30分赶到现场。渔政人员在当地热心渔民的倾力配合下,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成功将两条成年中华鲟投放到澧水深水区。另一条长180cm、体重85斤的中华鲟已死亡,被紧急运回至津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实验室冷藏。据悉,津市一中准备制作成标本教材。
中华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距今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这是一种海栖性的洄游鱼类,每年9月至11月间,由长江入海口溯长江而上进行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回到长江口育肥。每年秋季,当中华鲟溯江生殖洄游时,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较大数量的中华鲟,有“长江鱼王”之称。 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