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野生中华鲟已连续3年未监测到自然繁殖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新闻资讯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野生中华鲟已连续3年未监测到自然繁殖
发布日期:2016-02-23 00:00:00  浏览次数:17

  中新社武汉2月23日电 (记者 张芹)记者23日从长江水产研究所获悉,经过近5个月科考,研究人员未寻找到中华鲟新的产卵场。有“长江活化石”之称的野生中华鲟,已连续3年未在葛洲坝下游的天然产卵场自然繁殖。

  去年10月,中科院水生所、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华鲟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在湖北宜昌至安徽安庆长江江段,展开寻找中华鲟新产卵场的科考活动。

  近200名科研人员,运用声学探测、食卵鱼解剖、江底采卵等多种技术手段,在1041公里区域内展开拉网式搜寻,但仍未发现中华鲟产卵踪迹。

  据介绍,成年后的中华鲟会从长江口洄游到金沙江产卵。葛洲坝建成以来,坝下10公里江段,是目前已知唯一的野生中华鲟天然产卵场。

  此次科考总指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认为,中华鲟生长、繁殖情况,直接反映着长江乃至近海的生态环境。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水电工程、航运、捕捞、污染等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了中华鲟的种群危机,野生中华鲟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上万尾,减少到目前的不足百尾。

  据悉,目前科研机构已向中国农业部申请,将于今年上半年在葛洲坝下产卵场开展野生中华鲟亲鱼捕捞,安装电子标签后将其放归自然,再通过超声波跟踪监测。这也是2008年中国农业部中止中华鲟科研捕捞之后,首度“开禁”。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和“活化石”,同时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10年,中华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升级为极危级保护物种。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